就在她们进去后不久,另一边的游人入口,几辆马车停了下来。
前头那辆马车下来的人正是余府尹和曾少尹。身为长安市长副市长,这三日的盼荷宴,他们必须保证安全顺利地进行。他后头的那辆马车,是永宁坊学堂的山长和两位德高望重的夫子。最后一辆马车上坐的就是几位学子。
经过这几日的休养,崔清晔总算是痊愈了。下来后看到这辽阔的湖景,感受到阵阵微风,他只觉这段时间胸中的郁气也散去不少。
旁边的陆玉珂跃跃欲试:“幼时读杜子美的诗,还想着长安怎可能有这等风景。今日一见,是我鄙薄了。”
“哼!连渼陂湖都不知道,果然鄙薄。”两人身后忽然传来了一阵冷哼。
两人转头,崔清晔认出了他们,上回端午曲江边上诗会上出现过的士子,听闻在国子监就读。行头比较华贵,自信也很足,就是这才学嘛。崔清晔丝毫不理他,叫住一脸好奇的陆玉珂:“山长夫子走了,我们也过去吧。”
瞧见崔清晔根本不搭理自己,那士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旁边忙有同窗好友安慰道:“柳七郎,可不要与他置气。这回可跟上回不同,今日这宴可是长公主打理的,来的都是宗亲世家,他们那些渼陂湖都没见过的土货,见了贵人们,怕是字都不会写了。”
柳七郎听了这话合了心意,心中暗喜:“走吧,瞧瞧今儿个有些什么新鲜玩意儿。咦,朱五郎,前面那个是不是方四郎?”
朱五郎眯眼一瞧,忙点头:“正是。方四郎!”
方源刚下车便听见熟悉的声音,抬头,瞧见两位熟悉的世家子弟过来。他忙暗暗清了清嗓子:“柳七郎,朱五郎。”
柳七郎笑道:“今日怎么一个人来,蔡三郎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