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沈氏,她冷情,除了她的亲人,其余的人,她是不放在心内的,她也不愿意和外人处出感情,因为沈氏害怕。
为什么是害怕?
杏儿猜是沈氏心底的秘密太大,所以不愿意和人接触,她不愿意牵连别人,别人也别牵连她。
但杏儿和大家相处,让家里热热闹闹的,沈氏从来没说过杏儿,因为沈氏从开始就给了杏儿选择,她也给了杏儿支持,路是杏儿选的,那杏儿就要为自己选择的路负责。
杏儿其实想过沈氏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她甚至想过有一天她若是去京城,要不要查一查,可她也想过,自己若是查出什么惊天的事来,自己负不负得起那个责任。
哎,想这么多干嘛啊,人都有取舍的,就像她,遇到事,她肯定选择自己最亲近的人啊,这是天性,选择外人,放弃自己的亲人,那是圣人,她不是圣人,沈氏也不是,身边的人都不是。
杏儿晃晃脑子,不再去想。
地契的事解决,也算是解决了大事,至于杏儿她们什么时候把地契过给刘长生和薛婶子,那啥时候都可以,他们都不急。
说完话,杏儿和沈家玉回了房,各自睡去。
第二天杏儿和刘长生还有春花一起送了糕点,然后刘长生把杏儿和春花送到了安府,他走了,他得去买酒菜,然后回去陪着喝,所以今天才带着春花一起来,让春花陪着杏儿,他不放心杏儿一个人。
杏儿到的时候,丫鬟把她领到了姚氏屋内,但姚氏没在,吴月英告诉杏儿,姚氏在处理事情,等会回来。
杏儿先给吴月英做脸,吴月英跟杏儿说,她昨天做的鱼丸得到了老夫人那边的夸奖,说她有心了,男子那桌知道是她一起做的,她公爹几人都对她很满意,说婆婆教导的好,婆婆也很高兴。
“那就好。”
杏儿点头,吴月英在这个家能站住脚还是挺重要的,吴月英是小儿媳,又是姚氏亲自挑选的,那老太太那边肯定看着,看着这个小孙媳到底咋样,吴月英若是丢脸,那丢的不止是她自己的脸,还是她相公和婆婆的脸。
安祖上头有亲兄长,还有堂兄弟,姐妹也不少,上面姑母什么的也有,在老太太跟前尽孝的不止有儿媳妇,还有孙女和孙媳妇,那吴月英刚嫁进来,是新人,指望什么立足?
那孙女在跟前长大的,老太太自然有感情,孙子更不用说,别的孙媳妇嫁进来的早,成天在老太太跟前刷脸尽孝,怎么也比吴月英有面子,再说,别的孙媳妇都有孩子了,那是安家的骨肉,老太太对她们肯定不同啊。
吴月英刚嫁进来,如果莽撞的冲上去在老太太面前争宠,老太太表面不会如何,但心里肯定不喜,这样一来,吴月英也会得罪孙女和别的孙媳妇,那样做就太傻了。
所以必须有个合适的契机才可以,而这个鱼丸就是个合适的机会。
至于做面膜,老夫人那边不知道姚氏和吴月英在做面膜吗?
肯定知道,但老太太为啥没问?
因为老太太不在意这些,你让老太太往这边一躺,躺一两个小事,做面膜,她才不干呢。
但吃的,每个人一天三顿都要吃的,特别是对于老太太这种什么好吃的都吃过的,难得有点新鲜的,她一吩咐,她这个孙媳妇立马就去学了,这就不一样了。
这说明孙媳妇上心啊,让人教她,也是孙媳妇的本事,用心,有本事,还不出风头的孙媳妇,老太太自然是喜欢的,所以她夸了,等于是承认姚氏挑的这个孙媳妇选的不错。
男子那边,他们不管内宅的事,但对于新鲜的吃食,知道是新媳妇做的,这就代表新媳妇用心了,他们自然高兴。
这样一来,吴月英算是走了她进安家的第一步,在各人面前都露了脸,以后时不时的吴月英弄点新鲜的吃食,比如一个月弄道新菜,她做个一两次,孝敬老太太和公爹、相公那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然后谁想吃,再让厨娘去做,但大家都会知道第一次做出来的是吴月英,是这个新媳妇的孝心。
这样一来,不管是老太太那边,还是男子那边,都会一直记住吴月英,记住吴月英的用心。
别看做吃食不是花金银,可吃食是最少不了的,所以吴月英一定会有立足之地。
吴月英人不错,和自己处的不错,吴月英在府内立足了,对自己有好处,吴月英和自己关系好,那姚氏就也会对她和气,于自己也有好处。
“杏儿,若是以后你有新鲜好吃的吃食,你再教我,好不好?”
吴月英和杏儿说着,鱼丸这东西,不可能天天做,吃两顿就行了,吃多了,那就腻了,她得有别的新鲜的吃食拿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