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所最近每隔两周就会开启一次,招收各种各样的技术人才。升降台上还配备了查询系统和亲子鉴定,以保证进来的人都是“有资格进来的”。
在升降台上有一个偌大的电子屏幕,上面大致写明了避难所需要招收的条件。
灾难过去了这么久, 避难所外面的幸存者们也冷静了很多。不像一开始的时候, 围聚在避难所门口等着开门了。
他们只是到定时的时间,过来看一看电子屏幕上的招募信息。如果有符合条件的, 就上去试试报名。要是不符合条件, 那就继续他们的流浪生涯。
“方舟”避难所建设在相对远离城市的地区, 周边的山里有很多山洞和村庄。这里因为远离城市,所以水源并没有受到波及。但是因为城市人口逃出来之后, 也将丧尸和巨蜥引到了这里附近。
幸存者们通过宁国政\\府偶尔派出的无人机获得手机信号,从而了解到世界的情况。有些人决定前往公共避难所的所在地,但更多的人还是听取了国\家的建议,就地取材修建营地。
虽然信号和网络只是一个多月才来一次, 但是却给了幸存者们偌大的慰藉。至少宁国幸存者们的氛围, 要比越国以及西方的幸存者们要好得多。
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和他们一样坚持着,他们等待着国\家基地恢复元气, 派人来救他们的一天。
罗苏苏紧张地等在升降台门口, 他们又一次来到了“方舟”避难所。在这期间,他们也不是没想过去国\家基地。但是现在大多数的高速高路入口处路段, 都被当初急于逃窜的人们留下的车给堵死了。
如果走非正常路段的话,没有导航的帮助, 他们很容易迷失方向。
所以权衡再三, 罗苏苏一行人还是决定留在本地。而且罗苏苏通过这一路逃亡所获得的信息, 认为私人避难所和这场灾难脱不开关系。所以一心想要进来看看, 试试看能不能找到有关灾难的线索。
他们一路逃亡过来, 结识过很多朋友,也遇到过不少敌人。现在她们这个小团体只剩下了六个人,所有人之间都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所以罗苏苏才没有单独一个人进到避难所。
陆苏川、李倩、马勤,这三个是从医院开始逃亡的时候,就一直在她身边的。
后面陆陆续续地加入过很多人,但是基本上都在半路倒下了。现在还剩下一个孕妇沈丽,还有一个外卖员余晓义,都是半道相互帮助过的好队友。
“林教授”,何玉洁在电梯里的时候,紧张地看向林衍:“他们有机会进来吗?”
林衍保持着平时他该有的作态,面上没有多少表情:“看情况吧。”
何玉洁似乎有些失落,悲观地“哦”了一声。
等到电梯门缓缓打开,两人往前面走了一点之后,刚好能看到升降台外面排队等候的人群。
约莫看起来也就十多二十个,但即便是这样少的人数,还是有近一半的人还没进大门就被劝退了。
何玉洁看到了罗苏苏,向她小幅度地挥了挥手,算作是打了个招呼。
或许是感受到了林衍看她的目光,何玉洁连忙把手收了起来。
林衍没有直接走下去,而是等到罗苏苏一行人前面的人都各自离开之后,才从升降台的电梯上走了下去。何玉洁牢牢地跟在林衍后面,时不时地还帮罗苏苏她们说几句话。
“罗主任”,林衍在罗苏苏面前站定,伸出了手,“一院的传染科副主任,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罗苏苏也伸出手来和林衍握了握,佯作客气地说到:“林衍教授的名字,我也是早有耳闻呢。”
站在一旁的陆苏川突然发现,林衍在听到罗苏苏这句话的时候,露出了一个嘲讽的微笑。
只是这个笑容似乎并不是在嘲讽罗苏苏,更像是在自嘲一样。
“罗主任,以你的资历,完全能够进入到避难所。但是我听小何说,你要带5个非直系亲属进来?”林衍没有含糊,直接切入正题。
罗苏苏神色一凛,同时坚定地点了点头:“是的,我们六个人是一个团队,说好了一起共去留的。”、
林衍的眼睛微微一沉,声音也低下去了不少:“你们的资料小何给我看过,你、马勤还有李倩,勉强算是我们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尽管马勤和李倩的级别不够,但是我可以通融通融。”
林衍说完这句话之后,有意无意地瞥向了小团队的其他几个人。
陆苏川的表情异常地淡然,看不出任何的情绪。当初的“医院四人组”在别人面前都选择了隐瞒陆苏川军人的这个身份,只说他是一个普通的医院合同工。
余晓义耷拉着脑袋,装作自己什么都没有听见。他身上的黄色冲锋衣已经快变成棕色了,整个人也看起来黑黝黝的,他似乎已经不报什么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