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是楼念在深思熟虑之后找张桓和张衔谈过,张家军的这两位首领似乎也对“起兵勤王,另立女帝”的想法有些心动。
毕竟张家人的热血不知道在边关撒了多少,最后却落得个君主猜疑、朝堂排挤的下场。就算是曾经再忠贞的心,现在也有了裂缝。
而且张桓和张衔当初提出以“起兵勤王”的名义发兵,并不是为了维护老皇帝,更多的考虑是林衍说的那样。只有以“起兵勤王”的名义,才能够调动南方的一些势力。
张妃可是张桓和张衔最为心疼的宝贝女儿妹妹,然而当初朝臣害怕张家军反叛,所以逼着张妃返回都城,入宫为妃。美其名曰:“与皇室血肉相连”。
张妃为了边防的安定、张家的清白,只得入了宫。后来却因劝谏皇帝注重边防,被老皇帝罚跪在在冰天雪地里,最后还因为五皇子楼焱泼的一瓢水丢了性命。
这一切都没有传出宫外,还是楼念被救出来之后,才与张桓和张衔说明。
所以继续扶持纪国,也算是张家为了百姓不得已的办法。
可是“另立女帝”的提议却让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楼念和他们血脉相连。通过这些天的相处,舅甥爷孙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亲近。
楼念在政务、军事上学得如何,他们也都是看在眼里的。如果有人问他们楼念日后有没有能力统领一个国家?他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于是张桓和张衔一合计,就把楼念、林衍、鱼谨以及其他的心腹部下召集起来开会了。
张家麾下的这些心腹部下都跟随张桓、张衔征战多年,对纪国的皇室也没有什么好印象。当初张桓提议“起兵勤王”,号召天下诸士进军都城。他们虽然知道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但是心里总归是不情愿的。
他们了解张桓和张衔都不是那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物,所以勤王之后的下场可能不会好。
所以在权衡之后,勤王之后另立新主是最好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胜利果实不会被夺走,有功之臣不必被砍头。
得到了张家这边的支持之后,楼念便在他们的支持下掌握了一部分的兵权。作为宫中的二十九公主,楼念并没有自己的封号,公主的封号大多都是送嫁的时候顺便给赐的。
既然要起兵勤王、另立新帝,那么楼念就该有个封号。现在老皇帝已经成了“丧国公”,他的四个儿子已经在江南自立为王了,那么楼念自己立一个名号也不算僭越。
“依臣看来,公主不如拟一个“武烈”的封号,取以武德充沛之意,也好震慑边疆。”
“不不不,我看还是以“昭明”二字为妙,以示我军师出有名。”
军帐之内,各色文武官员分席而立,正为楼念的封号而苦恼。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服谁。
楼念曾经的侍女玲璎也提出了建议,她现在已经是楼念麾下女兵营的将军了,自然也有了发言权:“臣以为,殿下的封号不如以‘和’为首,现下民众流离失所,渴望的就是一个‘和’字。”
坐在上首的楼念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可了玲璎的建议。
“至于第二个字嘛”,楼念自己开了口,下面的文臣武将都不约而同地保持了安静,等待着楼念把话说完。
楼念提起笔,在上面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个字“”
下面的文臣武将们的脸上都充满了好奇,几个文臣似乎低着头在讨论着什么。就连张桓和张衔都面露疑惑,因为他们并不认识这个字。
只有林衍和鱼谨对视一眼,两个人似乎都知道后面要发生些什么。尤其是鱼谨,林衍感觉他都要兴奋得厥过去了。
“这个字是我从一本古书中得来的”楼念扬唇一笑,眼里满是自信,“相传它是上古一个关于未来的预言,只是如今千百年过去,倒是不知道它怎么读。”
鱼谨紧紧地拽着林衍的袖子,似乎在很想说些什么,但是又紧张得发不出声音。
这个世界的后世普遍认为“”字是楼念的自创字,林衍也比较认可这个说法。但是楼念在这里说是“古书里的预言”,想必是不希望太早向天下显示自己的野心。
“日月当空,普照天下”,林衍见没有人接话,于是上前一步回话:“想来这个古字正是此意......”
楼念原本还打算自己再解释几句,没想到林衍却已经给她搭好了台阶,于是她轻快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看来这个字与‘照’同音同意了。”
于是楼念顺理成章地以“和”二字作为了封号,同时也成为了左陵郡以及周边地区名义和实际上的领导人。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9-09 00:06:47~2022-09-10 00:24: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云溪魄 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