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风荷于是自然而然地就把话题转移到了自己哥哥身上,她语气稀松平常地道:“我哥今年二十七了。你俩虽然是同学是同一届的校友,不过他今年已经二十七岁了,我哥上学上得晚。”
同学之间相差三五六岁,这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那个年代,读书的观念尚未深入到农村的每家每户,加上九年义务教育国策尚未实施,学费要自己给,家长让孩子去读书的意愿便不是很强烈。同时农村的师资非常薄弱,老师难寻,所以,村子里的小学常常会招不齐学生。学生招不齐,开班就少。开班少,家里孩子要是想读书的,要么长途跋涉去其他村小上学,要么就只有等,等到村小开班了再去给孩子报名上学。
当然了,等待的结果就是孩子的年纪大了,远超六岁上小学一年级的基本标准。这就导致同一个年级的同学之间的年龄差距大,比方说十岁的孩子和六岁的孩子同上一年级的情况在农村就很常见。
就说德芬自己,当年她到了要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因为村里的小学没有招生,爸爸便带着她和大伯家的堂姐到另一个村子去报名读的书。
那个学校在堂姐外婆家的村里。因为路途遥远,父亲就想要她跟着堂姐一起住到堂姐的外婆家,结果人家面上倒是答应得很爽快,父亲离开后,到了晚上吃饭,堂姐的一个舅舅只给堂姐盛了饭,没给她盛,德芬的眼泪当场就包不住了。
堂姐外婆虽然是把她儿子骂了一顿,说这是开玩笑的,逗她玩儿的,也很快也给她盛了一碗饭,但是德芬硬是没吃一口。生生饿了一晚上,天亮后,她也没吃人家的早饭,收拾小包袱自己回了家。
那远的路,要穿越几个村,她自己找回了家。
她记性好,走过一遍的路就记住了。
而农村孩子,不怕走远路。
在农村,哪样不是靠自己的一双腿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