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需要,我以后每天晚上再抽出一些时间给他补课……”
“补什么课啊?你不是说子涵很聪慧么?但日常考察功课还是必须的。”
沈卿微微笑着道:“趁我们现在还算空闲,便尽量多陪陪子涵,我们虽然不算合格的父母,但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还有一件事,我想与你商量一下,我不想让子涵那么早去参加科举,你觉得怎么样?”
当年俞九清虽然十三岁就高中状元,举世震惊,但十三岁的孩子学识再如何渊博,心智也是有所欠缺的。
当初俞九清会那么早去考科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那之后,俞九清也是在翰林院等了好几年,一直等到十六岁才被授予了实职。
所以,那么早去考科举除了能得一个虚名,其他什么也没有,还很可能被这虚名所累,徒增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俞九清看向沈卿,道:“你可是有什么想法?”
“暂时还没有很具体的想法,但我不想让我儿子变成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我希望他能在对这个世间以及自己更为了解之后,再去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
她毕竟回来的时间不算长,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很多事。
但多少已是有一些模糊的想法了。
“你想想,每年虽然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科举,但大多数人其实都没有想好自己高中科举后要做什么,很多人都只是抱着出人头地,为家族增光的想法去参加科举,为国为民的心也许是有的,但在科举高中前也只能先抛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