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康绞尽脑汁,说出口:“我想知道兵部的大家以前念书时是怎么样的。”
詹大人恍然大悟:“哦,你在愁科举。”
武举和文举截然不同。武举大多是走的军路,升上去也是指挥使,其后是将军之位。当然一旦少了打仗的事,晋升是相当困难。只有极为罕见的个别,会弃武从文,转而当文臣。
这极个别的例子,多要帝王赏识,又要吏部和内阁同意。
文举走的是仕途为主。科举中举之后入翰林,三年后出翰林去各种适合的地方任职。有些实在是人才,三年不到就能被破格提拔。
现在的丁勇康才八岁。
詹大人实话实话:“我八岁还在被我先生打板子。”
他想起过往好笑说着:“稍有天资,年少轻狂,后来考科举的时候才发现有天资的人太多。尤其是春闱殿试左右见到的学子。什么过目不忘的、什么出口成章的,还有人书都出了不知道多少本。”
丁勇康问:“先生在京中朋友很多么?”
詹大人自鸣得意:“那是多。每一届科举,很多人到后头都能互相认识,通过他们又能认识朝廷中其他人。有的是老乡当然也就认识了。”
京城官员总共才多少人,基本上都能一个串一个。
“我好像没有什么认识的同龄人。”丁勇康又问,“冯大人和徐大人在京城那么多年,一定认识的人比先生更多吧?”
詹大人莞尔:“不一定。徐大人是兵部尚书,本就不该与群臣多私教。他成婚多年子嗣环绕。这把年纪已经很少会出去和好友一块儿吃喝玩乐了。哪里忙得过来。至于冯大人……”
“冯大人是一个很守旧的人。认定的事情也会较为固执。这些年好友就那么几个,来往也都是那么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