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

既然每场的?考试只是下?一场的?录取名额,那不排名,也?称不上是问题。

只要有最终名次就行。

县丞与黄主薄面面相觑。

不排单场的?名次,固然能够延缓县令的?窘境。

可谁知道,县试的?第五日,考试第三场,考试结束,三人阅卷后,打开糊名,第一那位,仍然是熟悉的?名字。

“怎么还是他?!”

这一回,连置身事外的?县丞也?受不了了。

第42章

大雍历一百一十四年, 四月二十一日。

县试第四、第五场,两场联考。

随着前三?场的筛选,最后两场, 剩下的考生数量只有二十余人。

宁颂算了算, 第一场符合条件参加考试的人有二百多?人, 三?场下来, 剩下的只有十分之一。

应考的考生?不多?,考试的号房安排得很近, 一抬头, 就能看到对面的考生?同自己咧嘴笑。

很好, 都是熟人。

最后一场考试, 考生?少, 监考难度也低, 三?个考官聚集在一起?,同考生?们大眼?瞪小眼?。

到了时间, 锣鼓声响, 考试正?式开始。

前三?场考试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经义与试帖诗,到了第四场,考题终于有所不同。

一是一篇策论, 二是默写《大雍广训》1。

县试是主考官出题, 在场次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自由?度。按照主考官的脾性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