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不读书呢?
但将诗词刻在花瓶上,却是一个新的想法。
宁颂没有在意刘货郎的第一反应,而是含笑点点头,解释自己的创意:
“我这竹花瓶原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承蒙刘大哥看得上,想必是因为上面的画。”
既然画可以,诗词相比也行?
更何况,宁颂从刘大娘那里了解过刘货郎的交易对象,大多分布在相邻的村里。
能够花闲钱购买花瓶的,恐怕是一些有些余钱的商户人家。
既然如此,一个“雅”字就要做到最好。
“……不错。”
刘货郎以每个五十文的价格,收购了二十个竹花瓶,统共给宁颂了一千文,也就是一贯钱。
先前宁颂辛辛苦苦爬高上低才赚了两贯,如今只是卖竹花瓶,就赚了一贯钱。
刘货郎走之后,宁淼将得来的钱数了又数,一双眼睛都在发光。
好不容易过足了瘾,舍得将铜钱放进匣子里了,又忍不住感慨:“要是以后都能干这个就好了。”
做花瓶总比给人修房子好。
宁木虽然不懂,但跟着点头。
宁颂被逗乐了,伸出手捏了宁木的脸蛋一把:“哪有这么好的事?”
这竹花瓶与修屋顶一样,都是一锤子买卖。
果然,宁颂的估计没有错。刘货郎收了宁颂的竹花瓶出去兜售,先是因为新奇而畅销了一批。
只是等到其他货郎发现了,开始模仿,生意就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