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两日的相处,他能看出他这个妹妹其实很聪明。
果然,当宁颂与宁淼坦白了家里经济情况以及自己的目的之后,宁淼听懂了,只是神情很复杂。
“你能做什么,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一家人最大不过十五岁,想要在细柳村弄点钱,谈何容易?
宁淼没有好的建议,但她比宁颂有优势的一点,就是她与邻里间很熟悉。
她带着宁颂去拜访同村的邻居。
拜访的礼物,当然就是那些看上去不太体面的甘薯。
虽然礼物不大体面,但宁家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能够不空手而来,恐怕是将自己家后几日的口粮都掏空了。
因此,邻居们都颇为客气。
“不愧是县城来的娃娃!”
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宁颂来到细柳村之后的第一次登门,邻居们恨不得盯着他瞧。
与此同时,也找机会从宁颂这里套八卦。
——毕竟宁仁停灵那日,县城家的马车驶入村里,是所有人都看到的。
宁颂对于乡亲们的好奇心早已有所准备,脸上带着笑,嘴里打着哈哈,态度很好,但不该说的不说半句。
实在问得推脱不过去了,讲的仍然是好话:养父养母很好,是他顽劣惹事。
家里出了事,需要回来挑担子,因此求养父母放他走的。
这一套说辞,从村内应付到了村外。
细柳村的村民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宁颂说得不是事实,可当事人一口咬定,他们也无可奈何。
话聊到最后,村里人也实在不好再问,只得转了话题,问宁颂一行人的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