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政策马上要下来了,吴家人脉广,消息灵通,可能提前知道了:凡城镇非独生家庭子女,凡年满十五周岁者,皆应积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去更广阔的天地去……

吴家三个孩子,按政策最少得占一个指标,老大吴丽娜已经十七了,虽然还在上高中,可马上就毕业了,即使她有办法可以不下乡去,可她下面的两个弟弟一个十四,一个才九岁,以后总得有一个要去吧,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刘秀娥也舍不得。

只能另辟蹊径,找个人替下乡,先占了他们家的名额再说,不然她们再位高权重,工作也会受到影响,得不偿失。

想明白了其中要害,刘秀娥跟她男人便把所有亲戚家的适龄孩子挑了个遍,最后选中了家里条件最差的韩小英!以他们对韩家现状的了解,只要给些钱,韩家肯定会同意的。

但也不能任他们狮子大开口,谁家的钱都来之不易,所以刘秀娥用了点心计,开始提的不是韩小英,而是韩小云。

可韩小云早下乡去了,不可能再替别人下乡。

“她三婶,我家小云下乡了,不是还有小英呢,她马上十五了,让她去吧。”齐淑珍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打过了年,要债的来家里好几趟了,别看她懦弱不出头,也不乐意天天被人催着还钱,她也要脸面的,还有她家志勇都二十一了还没对象呢,家里没钱,她不敢给张罗,要是能早点给志勇娶个媳妇儿,没准就定了心性,好好过日子。

刘秀娥一说替下乡的事,就让她豁然开朗,立马有了决定,小云不行,就让小英替吴家女儿下乡!

有了钱还了饥荒,志勇也可以相看起来,这打着灯笼都不一定找得到的好事,可不能错过。

所以韩小英回来时,她跟孙桂玲正在跟刘秀娥推荐自己二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