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页

“这盘棋下得还是比较快的。”

大堂前方悬挂的投影幕中,镜头正切换到解说演播室。

捡起三颗白子,方绪在演示棋盘上摆着变形。“布局阶段啊,两个人都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架势。对赵冰封天元和俞亮七段来讲呢,都可以说是不太寻常。一个是赵天元也属于老将了,并且上一局他刚刚赢过了俞亮。从心理状态来说他是占据优势的。那么他这个时候上来就非常咄咄逼人啊,他要乘胜追击。二个是俞亮这里,他上一局比较可惜,心理上还是会有一些压力的。”

“临门一脚了。”白川接话道,“上一局如果他赢了的话那就是零封拿下天元头衔。我想对他、对中国棋坛来说,这可能都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全国关注天元赛事的棋迷朋友里应该也有不少人引颈等待他的结果,可能这种氛围会让他有些紧张。”

“也未必。”方绪思考了一番说,“围达网论坛上的反应来看,第一局开始之前不少棋迷观众还是更看好赵冰封天元的。对俞亮七段的话,更多还是鼓励为主。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棋迷对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有信心的,而是,怎么说呢,是随着他跟赵冰封天元一手一手的对弈,啊,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慢慢建立起对他的信心来的。第一局之前我记得论坛里就有一个投票,当时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还是更看好赵天元连任;到这个,第一局以后啊,两方的对比就变成了大概是四比六这个位置;等第二局开始之前,大致上是能够五五开了。这个呢是观战棋迷对两位棋手的看法,应该说可以反映出一些变化。”

“俞亮自己应该也有所感知。”白川猜测道。

“感觉肯定是有的。”方绪点头,“但真的说影响到对局的话,起码这不会是主要因素吧。对俞亮这位棋手来说……”他停顿了一会,刹那间有种难开口的错觉,“压力应该是一种,一直都伴随在他身侧的东西。当然也不能说只是竞技压力,因为这个东西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或者可以讲……”

白川会意地接道:

“有很多注视,是通过他父亲的名字传递给他的。”

“是这样。”

“怎么说呢。”白川微微一笑,“可能有时候就是会下意识地觉得,他是俞晓旸九段的儿子,这样一来的话他做得好都是理所应当,而做不好的话就会觉得这个不应该。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苛刻的眼光。我想他自己对这个可能已经习惯,或者说,比较熟练。”

“对。”方绪颔首,“所以真要说压力因素呢,对他影响可能也没有那么大。不过我们都知道俞亮已经是天元赛事举办以来最年轻的头衔挑战者了,他到目前还没有满十九周岁,但已经有十四年的弈龄了,可以说他从生下来到现在大部分的时间全都给了围棋。他把自己同龄人拿去玩的时间全都挥洒到了棋盘上,所以我们现在才能看到这个结果,这也是他日积月累勤奋训练出来的。桑原老师之前就说,对俞亮呢,你完全不能用那种看初出茅庐孩子的态度去看他。”他点点下方,食指虚画了一块三角形,“就比如说这里,他应对孤棋时的处理手法是没有任何青涩痕迹的,你会看见他像一个身经百战的老棋手一样,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他一直都用勤奋磨砺着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