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那些学生,我是说国青队里的很多人,恐怕都不太喜欢他。”
时光听得一噎。他僵硬了好几秒,“为、为什么?”他问。
俞亮从棋盘上悄然抬起眼,他深深地看着时光。时光也面带僵硬地望着他。
“我爸他——”俞亮皱了一下眉头,看起来像是想找一个能让自己舒服点的表达方式,“不是那种,会让人喜欢的人。”
他说着,低头用力又擦了几下棋盘。“当然,我也不是。”他说。
“你——”时光想找些理由反驳他,他却浅浅地叹了口气,继续道:
“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对我来说不是。对我爸的话……我想也不会有什么差别,他又不需要你那些队友的喜欢。”他露出了一个有些自嘲意味的笑容,“我以前一直觉得,以后我长大了,会跟我爸不一样。”
时光抿了抿嘴,他收回声。
“可是,有时候我自己也会觉得,我跟他很像……虽然这大概是一种必然。”俞亮低声说。擦拭完的棋盘面上油油发亮,映衬着他那张沉默的脸孔。
生为人子,生性像自己父母,这当然没什么可奇怪的,然而这几乎也等同于一种与生俱来的烙印。在有生之年,渴望着摆脱父母桎梏的子女们,哪怕已经远离了双亲,却仍旧在行为和思考方式上复刻双亲的组成部分,这样的他们,是否也能真正地摆脱那个自己想逃离的居所?这样的问题深深在俞亮的脑海里扎根了很久,却一直没有得到答案。
而更困扰他的是,即使能够拥有其他的情感,他也无法完全剔除掉自己心中对父亲的愿望。他不能说服自己,让自己对父亲彻底地失望,说他对父亲毫不在意,他甚至没有办法再找某个在自己心目中有等价地位的感情去填补这种空白。人的感情很奇怪,它不可能有被他者替代的机会,失去以后也不会再生,就像他真的想过找某个方式去与父亲和解,却始终没有机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