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点头,一五一十说道:“这种风气,战国时期就有了。最近黄州逢灾年,经常有人把女婴丢弃在路上,还有用洗脚盆溺死的。
臣见之不忍,于是给太守写信。可是自古以来,官府都不管这事。臣只好联合当地的商人,开办育婴堂。”苏轼在黄州是个贬官,并不富裕,穷到都只能吃猪肉了,还去捐款救济女婴。可是个人的力量太稀薄,手头很快没钱了。
苏轼于是拉着当地的富人成立了基金会,哪家生了
女婴,就主门说不要淹死。他们送钱送米来养 如果还是要手女婴 那就送去吝坚堂木齐。如木址本文
人安,加以达太月安全。
他说的轻飘飘,可是商人重利,不干赔本的生意。苏轼能拉来这么多投资,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宋神宗知晓民间百姓过得苦,却知道得很少,不然也不会被一张流民图给吓坏了,感觉这种事情很惊世骇俗。
他于是仔细询问溺杀女婴的事情。
苏轼把自己知道的情况都说了出来,说到动情的时候,眼泪都忍不住流下来。他没有女儿,只有儿子,可他根本见不惯这种做法。
"唉。"宋神宗闻言,长长叹息,心中对苏轼的偏见完全消散了。
苏轼之前在黄州是个罪官,居然能管官府不愿意的事情,救人无数,多么难得。
这确实是一位深耕民间的国士啊,地方人为他建纪念馆也是应该的。
宋神宗下了决定:“翰林学士,爱卿可能当?”
翰林学士这个职位不算低了,相当于皇帝的亲信,相当于内相。
苏轼闻之很高兴,报国是他一生的梦想。即使被政敌陷害,他也想回到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