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很羡慕苏轼的文采,苏轼的弟弟苏辙却没那么高兴。
妻子似有所悟,默默说起了杜
甫的话:“文章僧命达,是乌台诗案让他成长。如果没有乌台诗案,或许他就不会写出这么出名的文章了。"
然而苏嗽却心疼地说:"自从他被贬到黄州之后,我的诗文水平就再也比不上他了,可是我宁愿他不要青史留名。”
妻子有些诧异:“为什么不愿意?这不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吗?”
苏辙叹息:"这些都是兄长用命换来的文采。光宗耀祖有性命重要吗?"
苏轼被关了接近半年,整个人被严刑拷打,无数次接近死亡的边缘,在苦难上绽放出了思想的花朵。
他宁愿让哥哥苏轼只当一个普通的才子,也不想让他经历乌台诗案。
别人看到了苏轼的鲜花似锦,亲历者苏辙却看到了背后的烈火烹油。差一点,他就要和苏轼天人永隔了。
苏嗽又说:"而且感谢乌台诗案做什么?是兄长百折不挠,才能熬过去。兄长只会感谢他自己。"
妻子闻言哑然失笑,赞同地说:"确实如此。"
苏辙望着天幕,他的哥哥现在在黄州,前不久,兄长还特意把自己写的赤壁相关诗文誉抄了一遍,写信送给了自己。
这说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未知的了。
苏轼的未来,自己的未来……所有人的命运都是未知的。
苏辙打起一万分精神,眼神一刻也舍不得离开天幕:“兄长写信说自己在黄州过得很好。可他向来报喜不报忧,我其实是不太相信的。”
他认定了苏轼在黄州过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