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明显,他可不是那些脑子里只有残忍和血浆的疯子诅咒师。他很冷静,很理智,很狡猾,把自己藏得死死的。
总监会里,所有和盘星教、天元、常纹隧道有关的可疑命令和记录都出自不同人之手,甚至这些人都各自属于不同的小派系,完全看不出背后有个幽灵似的人物在指使——他埋在总监会里的间谍都抓不出,更别提他本人了。
之前袭击怜子和夏油杰的人和咒灵,则完全就是炮灰,别说有用的情报了,就连诅咒师是男是女都搞不清。
在过去的千百年里,他可以更换不同的身份,相貌,甚至修改那些历史记载。时至今日,就连五条悟都无法判断自己家族内部的相关记录有几分可靠。
如果不是怜子在预知中窥见了未来的一鳞半爪,再顺藤摸瓜找到零星的线索,那么也许没有人得以窥见幕后黑手隐约的剪影。
而怜子的行为,也让对方起了警惕。
甚至他还用了不知名的方法干扰了怜子后续再次尝试的“预知”。
敌人之奸诈,可见一斑。
————-
基本上,预言类别的咒术,都是主动或被动地从未来的自己那里获取一些碎片情报。
其中,主动的可以称之“预测”,被动的可以称之为“感知”。
预测类的能力,就像普通人所称的“预测”这个词一样,具有相同的含义,只是过程因咒术的加持而变得具有“超自然”效果。
用最为简单的例子比喻,就像计算两个数字的乘积,普通人可以用计算方法,而咒术则让人可以跳过过程,直接预测到它的结果。
更复杂一点,例如预测今天会遇到谁、预测接下来该向哪里走就会复杂许多……但总体而言,已知变量越多,未知变量越少,结果就越容易得到,且答案越是固定、越是唯一。
而“感知”则相反。不能主动寻求答案、答案也未必有用,但感知的结果基本上是固定的,也是必然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