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一边饿得肚子咕咕叫,一边又不好意思打断大臣的滔滔不绝,只好忍着听下去,后来实在受不了,便让他下次再讲。
这个大臣也是个直肠子的死脑筋,正事还没说完呢,怎么可能放人走。
他拉着赵佶的袖子,硬生生把人按回龙椅,两人较劲的过程中,龙袍的袖子被扯掉变成了坎肩,赵佶刚不过他,只能又气又无奈地继续忍着腹中饥饿听大臣讲,后来他既没有治大臣的罪,也没有找由头发落他或是革职,可见赵佶对臣子的厚待。
行秋会知道此事,一是宋史里有记载,二是这件事并不是什么深宫秘闻,赵佶大概觉得这是能体现他心胸宽广虚心纳谏的典型事件,明里暗里的没少在外头宣传。
这场宴会名义上是为了庆贺又选拔出一批人才,实际上人人心里门清,就是皇帝想炫耀自己的宝贝儿子。
殿试前十名都有幸受邀参加,一同出席的还有众位大臣,行秋也终于见到了蔡京、高俅等遗臭万年的权臣们,以及近期讨论度爆表的郓王殿下赵楷。
赵楷今年才十七岁,长得唇红齿白,风度翩翩,是个芝兰玉树的美少年,又有着状元的头衔,无可争议的成为全场的焦点。
不同于赵佶的喜气洋洋,赵楷的春风得意,行秋只觉得心里哇凉哇凉的。
后世有个论调,说如果赵佶早早把皇位传给赵楷,说不定北宋还能再续几年,理由是赵楷有才华,年纪轻轻中了状元,怎么也比赵桓强很多。
但一个皇子把大把时间放在琴棋书画上,甚至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就已经能说明很大问题了。皇子当然可以喜欢这些,但于国事无用,作为手中握有实权的皇子,他将大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东西上面,而不是应该承担起来的政务,肉眼可见,可不就是赵佶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