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他跟赵行一同去,那彰显的是朝廷对会稽学子暴乱案的重视。
而袁道熙嘛。
他若不是个争气的,晋和帝也不会看得上他。
当初千挑万选才选中他做了赵禹的伴读,现如今年纪大了,正值朝廷用人之际,也确实该把他派出去漂漂亮亮的办几件差事,等再回了京城,更好的辅佐赵禹去。
晋和帝深吸口气,神色渐次缓了下来。
户部和刑部两位尚书对视一眼,便已经有了决定。
户部尚书横一步出来,又抢在刑部尚书前头回了话:“臣以为肃王殿下所言甚是有理,足可见王爷深谋远虑,为会稽学子暴动一案思虑良多,才有如此周全之法。
臣附议。”
反正他都说了,刑部尚书也懒得再把这番话拿出来说一遍。
一拱手,说了声附议。
这件事情就当场定了下来。
·
刑部和户部要各自抽掉二十人,于后日随行钦差卫队,往会稽查案。
赵行任会稽大都督,提调会稽郡中一切军政要务,又旨意姜元瞻等人不必着急赶回,留用赵行麾下,押送大军与钦差卫队一道,供赵行差遣。
他是奉旨钦差,又是皇子亲王,晋和帝信得过他,给了他专擅之权,许他便宜行事,可先斩后奏。
这权利给得大,然朝野上下也无人敢有反驳说辞。
散朝后旨意即可就发了出去。
赵行却拉上赵禹一块儿去了福宁殿见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