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页

李福暗暗松口气,看晋和帝并没有不肯见的意思,便提步往殿外去迎了赵禹进门来。

等把人迎进了东次间暖阁,他才猫着腰又退出去,还顺手带上了暖阁的小门。

就要入三月了,天早没那么冷,连地龙也都已经不再烧起。

暖阁小门一带上,屋中热腾腾的,反叫人心底生出三分躁意。

赵禹请安叫父皇,人站在原地没有动。

晋和帝抬眼看他:“你替谁来求情?”

他语气虽然不好,却还是摆着手叫赵禹坐下说。

赵禹往他斜对面的官帽椅去坐,腰杆挺直,人坐的相当板正,不答反问:“父皇想让儿臣替谁求情?”

晋和帝一时无话。

良久后,他咬了咬后槽牙:“大郎,郑氏近来风光得意,但是西北的事情,也确实多亏了郑家送去的粮食,你怎么看?”

赵禹的笑容是泛冷的:“郑氏缘何能在户部连番哭穷的时候拿出那许多的粮食送去西北呢?

难道不是因为这十几年以来,父皇屡屡推恩郑氏全族吗?

高官厚禄,加官进爵,黄金珍宝,普天之下除了郑家,还有谁家有这样的皇恩浩荡?

郑氏是儿臣外祖家,但儿臣说句公道话,他家享了旁人不能享的福,就更该担旁人本可以不必担的责。

为君分忧,忧国忧民,郑氏原就应该做得比旁人更好些!”

他话音一顿,定定然望向晋和帝:“可是父皇,郑家都干了些什么,连儿臣都心中有数,这数年以来,三番五次,您总不会真的毫不知情吧?

您若不知,今日恐怕也不会因钱侍郎的参奏而气恼成这样了。”

第185章 责罚(一更)

晋和帝一时默然无语。

他气恼自然不是因为钱阆士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