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如果问病,他怎么治?”他奇怪道。

若是和街头神棍一样装神弄鬼,那乡人不可能那么笃信。

毕竟问病这东西,和算命不一样,病好了就是准了,不好就是不准。

就连村里的赤脚医生,也是有些真本事在,才敢行医的。

果然,奶奶神秘道:“仙人会指点方子,那方子,只求的人有用,别的人,没有用。可怪呐!”

那铜钱能捡到的人不多,捡了钱的人,家中也未必有人得病,所以多年来,那些奇怪的方子也没流传出去,或者传了,因怕神仙震怒,没人敢说也未可知。

再说,这么多年过去,仙帝钱用的用,遗失的遗失,早没什么人家有了。

张甘看着手上崭新的铜钱。

这么说来,这枚铜钱应该是能请那位大神办事的。

它大概一时疏忽,才丢了一枚铜钱出来引路……

引路。

张甘一下就明白了。

李家奶奶一定也有铜钱。有铜钱引路,就能进去见到那扇光门。

寻常人能穿过墙,再见到那样的门,还有个说话的声音,将它误认为神仙,再正常不过了。

张甘把铜钱收好,又检查了一遍奶奶的东西。

她年纪大了,也有些老年痴呆,时而糊涂,所以妈妈才不让她乱跑。哪天要是遇到难事,说不准这铜钱用得上。

至于那庙台下的存在……

……

三日后,又是圩日。

一大早张甘就起来摘桃,还问妈妈:“什么叫头茬的鸡蛋?”

妈妈笑道:“初生蛋呀,母鸡下的头一窝蛋。”

张甘家里没有,找老乡换了一些,揣上了,和奶奶又一块赶集去。

李家奶奶精神满面,又带了小土狗来卖瓜。这次她俩不逛了,嘀嘀咕咕说悄悄话。

张甘正好有事忙呢,去集上最好的酒家,称了三两米酒,又打听了谁家烙的饼子好吃,谁家米粉尝不忘。

他端了热乎乎的两碗米粉,穿街过巷,往庙台去,也没人稀奇。

这庙台后边有个香案,早年戏班子上台前会上香。

张甘戴了个草帽,上过香,转过停在边上的一辆面包车后,趁着没什么人,穿过庙台的墙。

四周黑乎乎的,他走了许久,那扇门才出现,威严的声音又道:“来者何人?”

张甘咳嗽一声道:“三两米酒,二碗米粉……您看对了吗?”

他一样一样拿出来,摆在那扇门前。

“善。”威严的声音道:“所求何事?”

张甘道:“我拿了你一枚铜钱,这就当作回礼吧。”

那个声音沉思一会,道:“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