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好事不炫耀,犹如锦衣夜行。
郑夫子琢磨片刻,在下一次去县学的时候,邀请了另一位老友来一场联考。
都是同样的题目,出一样的卷子,匿名考一次。
这也是在最近一次聊天中,郑夫子从宁颂口中听来的办法。
“怎么样,比不比?”
“你有毛病吧?”
突如其来的邀请让另外一个开私塾的老友眉头紧皱,但见不得郑夫子瑟,想了想仍然点了头。
听说有这等好事,其他两个私塾也答应了。
到了傍晚,另外一个私塾的夫子也找了过来前些日子,郑夫子得了学台大人的青眼,他们害怕郑夫子有好事不带上他们。
“行,既然如此,那就一言为定。”
“赢的人有什么奖励?”
见郑夫子一口答应,其他人反倒是纠缠起来了。
“我那有上好的徽墨,拿出来奖励第一名,行吗?”郑夫子说道。
俗话说得好,一两徽墨一两金。郑夫子肯为了这一次笔试而拿出徽墨来,可谓是下了血本。
“行,既然如此,我出五两银子。”
“我那有一本上好的《宋诗选注》,拿出来当彩头。”
县学中,秀才们热热闹闹,为了这一次比试而互相算计。
县学学社门外,前来巡逻的学台听完了整个过程,笑嘻嘻地对着一旁的客人道:
“怎么样,凌大人,有没有兴趣掺和一下?”
前几日是白鹿书院院长七十岁的寿辰,加上需要在附近出一个公差,凌恒刻意抽出了时间回了一趟。
见时间不紧,于是拐过来见自己昔日的同窗好友一面。
没想到恰好撞上一个热闹。
“无聊。”凌恒看了自己昔日的好友一眼。
“怎么会无聊呢?”好友笑嘻嘻地说,“反正你也很闲,不是吗?”
凌恒无言。
若不是旁人知道了他回来,往白鹿书院里挤,他也不至于躲懒,往好友这里钻。
“那就说好了,咱们来当这个主考官。到时候你别出面就行了。”
只要凌恒自己不出面,旁人也管不着什么。
“对了。”好友朝着凌恒伸出手。
“什么?”
“彩头啊!不会只判卷,不出彩头吧,那怎么行。”
凌恒无奈,掏出了自己随身的携带的玉佩。
“凌大人大气!”好友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