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时都觉得,周公瑾他是真不解风情。”蒋干感叹一声,随之笑起来,但他笑着笑着,看到乔夕颜,又突然垮了脸。虽说周瑜不解风情,可他不还是娶了位貌美如花的夫人。甚至这位夫人是蒋干一见倾心却得不到的存在。
蒋干哑然了一阵。
乔夕颜忍俊不禁,“这场面我倒是好像见过。从前我与公瑾共游杏林,对他倾心的女子就不在少数。不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若是我看到俊逸的郎君、公子,也会忍不住地多看两眼。但这种事发乎情,止乎礼,多数的人还是不会胡乱觊觎他人的。”
乔夕颜这话本没有深意,她就是想起当初在杏林里,那些女郎们虽追着周瑜,但得知他有夫人后,立马就化作鸟散。可是,听到蒋干耳中,却像是在指责一般。
蒋干的脸色更是难看。
蒋干喃喃着,“确实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倘若一见倾心却见之太晚又该如何做才好?难道自己喜欢的就活该一辈子得不到吗?”
乔夕颜不理解他的想法,本能地反驳,“既是一见倾心,根本连这个人本来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何谈喜不喜欢?若真是就此喜欢得不行,那他已经另娶,也就只能放弃了。”至少乔夕颜以为自己便不会对什么人一见倾心。
但是她也见过有人一见倾心就再难相忘的。比如孙策对乔朝容,再比如李子染。
乔夕颜一言,惹蒋干更是怅惘。
蒋干叹了口气,望周围的秋景,即使仍有花朵绽放,依旧觉得凄凉萧瑟。他也是才发现,原来乔夕颜和周公瑾一样,都是不解风情的人。他迟疑了一会,索性抱了琴来,不愿与乔夕颜多说,只道:“但自己的心意总还是要让心上人知道的。”
“之前你说公瑾的琴艺世上少有,我便觉得不对,今日恰好有机会,我也让你瞧瞧我的琴艺。不知小乔你都听公瑾弹过什么?”
乔夕颜思虑了片刻,回答:“高山流水、阳春白雪之类。”
“那我今日奏得这一曲可能是你第一次听。”
乔夕颜有些犹豫,“其实,我也不一定要听,这天还是有点冷的,我吃饱了,就想回去再歇一会。”
然而,蒋干的五指已经慢慢地抚上琴弦,蹦跳出五音。
周瑜从县府回来的时候,远远地便听见,府上有人在弹《凤求凰》,琴声鸣鸣若轻吟,琴声铮铮若低诉。
周瑜以为,他是时候该赶蒋干离开了……
第66章 互表心意
翌日, 周瑜说他难得休沐,要带蒋干出府看看这吴郡的风土人情。蒋干询问乔夕颜去不去,乔夕颜只道她要去孙府上给孙尚香送古琴, 就不去了。
蒋干显然对此有几分失望,但他很快又恢复如常地和周瑜一起外出。
他们坐在马车上,自周府一路经过吴郡的大街小巷。吴郡的民风淳朴, 街道上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 黄发的老人们互相搀扶着, 蹒跚行走,遇到人多处,人群自然让开条道路容他们通行。垂髫的孩童互相追逐打闹,在窄巷、幽闭处之间, 依然无所顾忌地跑来跑去。
蒋干望之满目得不可置信,由衷地感慨道:“未曾想这短短的几年, 孙仲谋就将吴郡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老有所依, 幼有所养。”
蒋干感慨完, 周瑜则不以为意地含笑道:“既如此,子翼你不如再考虑考虑, 我当初那番对你的建议,你就回吴郡来, 我们一起在吴侯麾下效忠, 定能由吴郡而出, 攘内安外, 平定九州。”
“曹孟德他说到底是国贼、是奸雄, 为天下人所不耻。”周瑜有意在自己的话后补充了一番对曹操的辱骂和指摘。
蒋干听了,却是厉声地责备周瑜, “公瑾何出此言?你我虽各为其主,但应当明白这乱世群雄各凭本事,我主曹操雄踞北方,倒也不是投机取巧得来的,而是真刀真枪地拼砍所获。别人不懂,你我同为臣属,身陷其中,难道还不懂吗?”
“莫说是我听不得你辱骂曹公,即便你对曹公诸多称赞,却妄想使我背主投靠,也绝无可能。曹公对我有知遇之恩,无论如何,我亦坚守对曹公忠义。”蒋干说着,更有几分恼怒地猛一挥袖袂。
袖袂摔打发出巨响。
周瑜听着笑意更甚,反问道一句,“那子翼你为何还要劝我归顺曹操呢?难道伯符与仲谋于我就没有知遇之恩了吗?说句让你不忿的,这江东、吴郡是我的生长之地,我本就该老死故土,绝不可能像你一般背叛。你妄想使我投靠曹操,这有悖大丈夫处世之道。”
“丈夫立世,遇知己之主,当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与共,焉能背信弃义,易节改志?”周瑜说到这一句,也是严肃了面色,一字一顿地望蒋干掷地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