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不但调回京城,而且还是在六部任职!还是六部的主事。
他以前是县令,正七品县令,现在是正六品,更是足足升了两级。要知道,一般人进京,好多都是平调呢
京城地处中枢,各种达官显贵云集之地。比起外任,晋升的机会多多了,哪怕是熬资历,也会比外任升职要快一些。
更何况,他搭上了三皇子殿下,有风头正劲的三皇子照应,想来,他的仕途只有更顺的。
想到逝去的妻子和儿子,周静不禁心里有些黯然。
曾经,安哥儿也是在他期待下出生的,他也曾经抱过的,疼过的,他也想过,一定要好好教导儿子,让他读书,科举,将来长大了为周家光耀门楣。
唉!奈何他是苏氏所出,身上流着威远侯府的血,终究是被三皇子一脉所不喜。
他能如何?
还有苏氏,刚嫁过来时,也曾和他举案齐眉过。两人一齐期待儿子的出生………
想到这里,周静眼睛不禁有些湿润了。
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老周家能够更上一层楼,他也只得牺牲苏氏和安哥儿了。
唉!
谁让苏氏的娘家不争气呢,没落了呢。
偏偏这位大舅哥还没眼色,上了太子那条注定要沉的船。
皇上都要废太子了,他居然还敢跳出来!
太子之位,一般不会轻易言废立。毕竟,关乎国本。
既然皇上金口开了,那说明,皇上对太子不满已经很久了。
而且,三皇子一脉盛宠在身,很明显,皇上这是要为三皇子铺路了啊。
这位大舅哥不信邪,结果怎么样?挨廷杖了吧?
本就是一个没落的五品官员,又遭了皇上的厌弃和和三皇子一系的敌对,这以后能有个好吗?
本来他是想过,安排他们母子死在一起,黄泉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只是,他也怕威远侯府起疑心,把事闹大。
好在威远侯现在刚被圣上廷杖,应该无暇他顾,抽不开身来找他的麻烦了。再说,他和苏氏又不是一个娘生的,苏氏又只是庶出,想来兄妹二人也不过是个面子情罢了。如今,苏氏已然没了,这些面子情应该也就风吹云散了。
等过上一段时间,就上威远侯府去为安哥儿报丧吧,从此以后,和威远侯府路归路,桥归桥。
由三皇子做媒,已经为他说了其陈长史家守寡的二姑娘。虽说长史官职不高,但绝对是三皇子心腹中的心腹,将来三皇子上位成功,陈长史就算不入内阁,至少也会是六部的尚书。
至于这位未婚妻是二婚再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周静也是刚失了原配嘛。大哥不说二哥。
再说,就算两个人处不来也没关系,娶回来供着就是了,他还可以纳妾嘛。
而且,有这么一位未来位高权重的老泰山,他将来的官路算是稳了,前路可期。
说来,现在住的这套三进宅子,还是苏氏的陪嫁。
当年老威远侯爷在世的时候,对苏氏这个庶女也算上心,给陪嫁的这套宅子地段也好,在西城的槐花胡同,周围住的也都是官员。他已经着人打听过了,左邻,是刑部一位姓杨的主事,右邻,住的是翰林院的一位老翰林。前边,是都察院的一位御史,后邻,听说是武国公府的一位近支族人。
这些人,处好了,也将会是他将来的人脉。
既然苏氏没了,这宅子当然就是他们周家的了。以后,这就是他们周家在京城的住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