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

庆德帝摔了砚台,怒斥道:“你四皇弟死在了并州,那并州刺史是你提拔上去的,你说你不清楚?做出如此手足相残之事,你以为他死了,太子之位就是你的了吗?”

四皇子也就是废太子,一日前命丧并州。

桓筠祯得到消息时,也有些惊讶,然并州消息刚至,宫里就派了人来,说皇帝召见他,让他立即进宫。

来人催得急,没给桓筠祯留任何准备的时间,就催着他进宫了。

事发突然,桓筠祯来不及做其他,不过事情确实不是他做的,罪名就这么推到了他头上,他怎么肯认。

一向注重名声的人,是最不愿沾染污秽。

“父皇,儿臣冤枉,此事绝非儿臣所为,请父皇下令,让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共同审理此事,儿臣配合接受审查,天理昭然,自会证明儿臣清白。”

桓筠祯一脸正气,为自己申冤,同时将三司全部包揽进来,弑弟之罪名,半点他都不能沾上,他不怕闹大,就担心脏水全泼到他身上来。

庆德帝神色有异,被桓筠祯这一番努力自证之词弄得有些下不来台,“罢了,他既已被废,成了庶民,倒也不必动此干戈。”

庆德帝让桓筠祯急速进宫,不给反应时间,是存了将这事推到桓筠祯头上的意思,怎料他反应极快,把三司尽数拖了进来。

不管皇帝怎么说,桓筠祯不会轻易罢休,他言辞恳切,神色真挚地说:“不管有没有被废,四皇弟都是儿臣的弟弟,父皇的儿子,谁杀了他,都是不将父皇看在眼里,儿臣恳请三司共同会审,父皇若不答应,儿臣就长跪不起。”

他说到了这个地步,庆德帝不得不同意了他的提议,然皇帝眼中,对慎王的忌惮,是更加明显了。

桓筠祯从紫宸殿出来,心就沉入了谷底,他特意叮嘱过,废太子不能死在并州,结果人还是死在并州,分明是有意针对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