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你又缘何要在公堂之上将这些话给说出来。此时的缨娘,就不怕毒发身亡了吗?”
“回柳大人的话,缨娘怕。缨娘只是一个寻常之人,焉能不惧怕毒发之时的疼痛,但缨娘累了,杀人杀得累了,且缨娘也不愿意再将无辜之人牵扯其中。”
“你说的无辜之人是……”
“就是方才的那位夫人。”缨娘略微抬了抬头:“那位如意夫人曾到缨娘的包子铺里买过包子,因身上没有带银子,就将头上的发簪取了下来,交给缨娘当做抵押之物。缨娘虽是乡野村姑,却也认得,那发簪绝非俗物,且那夫人的穿戴,也不是一般寻常人家能够穿得起的。
既不是寻常人家,缨娘自不必担心那位夫人会赊欠缨娘的包子钱,于是就将那发簪给收了起来。打烊之后,恩人寻了过来,说官府已经注意到了缨娘,让缨娘务必小心,且抓紧时间,寻一个脱身之法。缨娘正在发愁,柳大人来了,向缨娘询问近日是否有生人到缨娘的包子铺里买过包子。缨娘一时心慌,加上正好看到那只簪子,就将其交给了柳大人,并且说出了如意夫人的名字。”
柳生点头:“不错,这的确是当时的情形。”
缨娘的头低了下去。
“将簪子交给柳大人之后,缨娘心中也是十分的忐忑。一来,唯恐柳大人去找那位如意夫人的麻烦,二来也唯恐那位如意夫人会来向缨娘讨要发簪。情急之下,缨娘便想着再做下一个案子,用来转移官府的视线。那位如意夫人是才到的杨家集的,官府若是详查,必定能够查清楚,还那位夫人一个清白。”
“缨娘你方才所说,你之所以重新作案,是为了转移官府的视线,还那位夫人一个清白。却又为何,在做下案子之后,佯装成那位夫人的模样,去了客栈?”
“转移官府视线,还那位夫人一个清白,确是缨娘的初衷,但让缨娘没有想到的是,缨娘的犯案过程居然被更夫给看到了。缨娘起初只是想要逃走,因为天色尚黑,更夫不一定就认出了缨娘。可在逃亡的过程中,缨娘改了主意。”
“缨娘决定栽赃嫁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