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不该将四弟打入牢中,引天下非议。”
秋景和跪的很端正,他今日戴了淡金色的抹额,人更加矜贵飒然。
“你知道,你父皇从来不在意这些虚名。”
引鸳道。
“母后。”秋景和又行了一礼,“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倘若任由民议沸沸,便难平天下人之心,父皇的威望也会受到质疑,若来日有例要颁行,恐怕也会受到阻力,百姓‘无所措手足’。”
言罢,秋景和看着眉头紧锁的引鸳,知道母后听进去了,随即轻轻垂下眉:
“何况.......”
他说:“母后,赵悯对父皇有多重要,你不会不知道吧。”
引鸳前一段话都听的有些敷衍,但秋景和一搬出秋君药的安危生死问题,他立刻就来了精神,直言道:
“不是本宫不想你们见。”
他说:“实在是你们见了都没用。你们父皇是多有主意的一个人啊,他又是我的夫君,我就更拿他没办法了。”
引鸳被秋君药养的骄纵,在外人面前都敢直接说“夫君”两个字,全然没有在乎秋君药曾经并不是他一人之夫君,他作为皇后,也不可如此称呼陛下。
但引鸳才不管那么多,“他说不想见你们,你们就别抗命,回去吧,啊。”
“母后,”一旁的秋景明二弟见好说歹说都改变不了引鸳的想法,急了,道:
“可是母后,父皇犯糊涂,你不能犯糊涂啊。”
秋景明快人快语,全然不顾使眼色都快使眼睛抽筋的秋景和:
“父皇执意要关押秋景月,这没什么,关键是那赵悯,一心惦记着他那个宝贝侄外孙,不顾重伤,在这宫门前跪了好多天了。”
“儿臣看他呀,也估计熬不了多久了,”
秋景明丧眉搭眼,一摊手,看上去像只路边被人踢了一脚的大金毛,委屈又上火:
“赵悯,一介草民,就算跪死了没关系,但是父皇,他可是天子,是我们的君父,他身子金贵,他不能死啊。”
他小心翼翼地瞅了引鸳一眼,嗫喏道:
“要是赵悯没了,父皇也不治而亡了,那我们该怎么办呀。”
“.......”
引鸳虽然在心里认同秋景明话糙理不糙,但他不能表现出来,只能装模作样呵斥道:
“糊涂东西。”
他说:“陛下万年,怎会随意崩逝。”
“.......”秋景明被骂的一缩脑袋,像个夹紧尾巴的小狗,唯唯诺诺。
引鸳甩了甩袖子,糟心地看了两个儿子一眼,思来想去,还是咬牙道:
“你们跟着本宫来吧。”
本以为说不动引鸳的兄弟两人都打算打道回府了,听到引鸳这句话,惊喜地瞪大眼睛,都不顾跪的酸疼的膝盖,急急忙忙道:
“真的吗,母后?!”
“........真的。”引鸳看也不看他们,转身直接往前走,也不顾两个儿子互相搀扶,像是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你们帮我好好劝劝你们父皇。若他后面若是怪罪下来,由本宫一力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