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雪恨 竹下寺中一老翁 819 字 2023-07-25

古人都云“烟花三月下江南”“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本是最风雅不过的乐事,无奈此时正是隆冬,草木凋零,并无多少美景可观。一行又从水路,正是朔风凌冽、雪满长空,但凡在船头站上哪怕一霎,都遍体生凉。

贺熙朝是北人,惯了车马、不耐舟船,一上船面色便再未好过,若无大事商议,便闷在舱内,也不知成日在做些什么。

沈氏祖居余杭,侯府封地在广陵,自不把江上风浪放在眼里。于是白日侯爷父子在舱内对坐清谈,晚间有闲还会坐在船顶,或赏月小酌,或弹剑长啸,好不快活。

人家父慈子孝,恍如省亲,却苦了正儿八经过来剿匪和查案的两人。

这日,贺熙朝带了个叫做吴佳林的幕僚,和钱循一同议事,说了没一个时辰,就听闻清风送来一阵啸声。

“怎么回事?”贺熙朝揉着额心,强撑着看江南西道的邸报,一边在手边舆图上比对,勾勾画画。本就头痛欲裂,隔壁船上又莫名传来一阵箫声,丝丝缕缕地往眼耳口鼻里钻,好似有人用丝线勒住他的脑袋,让他呼吸不得。

吴佳林苦笑道:“仿佛是适才侯爷在江上碰见一渔夫,那渔夫狂饮高歌,作渔父吟,广陵侯兴致来了,便命乐坊吹箫和之。”

“那渔夫呢?”贺熙朝抬眼,漫不经心。

“先前还跟着咱们的船,之后便不见踪迹了。”吴佳林训练有素,“属下已派人去查,目前尚未发觉其身怀武功,兴许是巧合也不一定。”

贺熙朝将邸报扔在一边,“安插在重明岛的线人已有月余不曾递来消息,怕是凶多吉少。”

钱循惊讶,“什么时候派去的?朝廷筹谋这么久了么?”

“天子圣明烛照、深谋远猷,哪里是常人预想得到的?”贺熙朝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