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刘仪看上韩信,这事简直是出乎吕雉的意料之外,想到上辈子那懦懦弱弱根本不敢反抗她的女儿,再看眼前自信满满,神采飞扬的刘仪。不得不说这样的刘仪让吕雉有一种不枉她回来这一趟的满足感。
终于,她的孩子不再走向悲剧的道路。
刘邦没办法从吕雉的脸上看破吕雉的想法,只好问了,“媳妇儿你这儿看看的意思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你怕你的女儿嫁不出去?”刘邦一问,吕雉再也忍不住的怼问一句。
“这当然没有。”吾家有女初长成。刘仪长得就算不是一等一的大美女,那也是清秀可人,刘邦从未操心刘仪会嫁不出去。
“既然不操心,那你急什么?”吕雉横了刘邦一眼,那叫一个不善。刘邦缩了缩脖子小声的道:“我更担心韩兄弟不想娶媳妇儿。”
真是差点没把吕雉噎死!
女儿的终身大事重要,兄弟的终身大事同样也很重要。想想刘邦这些年帮着韩信忙里忙外的操心他的婚姻大事,结果韩信到现在还单着。
虽然韩信和刘仪竟然对了眼,的确带给刘邦极大的震撼,下一刻刘邦最高兴的其实是韩信终于找到了一个让他有所寄托的人。
人得有目标,有在乎的人,才能坚守住心中的底线,不至于走了弯路。
一大把年纪的刘邦算是让韩信相对在乎的人;可是刘邦已经不年轻了,还能再活多少年未必。
刘邦登基成为皇帝,这些年一直努力的想当好这个皇帝。手下的臣子,刘邦对他们算是宽厚,只要不是损及人命或是危及百姓的是刘邦都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
其他的人都有家有室,不用刘邦跟着操心。只有一个韩信。
本来就是一个极冷清的人,不喜欢也不愿意跟太多的人接触。一旦将来刘邦不在了,这样一个人会变成什么模样,刘邦都不敢保证。
“你这话去跟仪儿说,看她会不会再理你这个当父亲的。”吕雉不由分说的拆刘邦的台。刘邦怎么可能会到刘仪的面前说这话,“媳妇儿,我们两个没什么话不能说的,当着孩子的面肯定是不能老老实实的说这话。只是像你说的我不操心咱们的女儿嫁不出去,却都在担忧韩兄弟一辈子不娶媳妇儿。”
这样一句大实话吕雉是相信的,莫可奈何的瞪了刘邦一眼,“你是考虑公事还是私事?”
“这本来就不是能分得清的事。”刘邦当然知道吕雉所指的究竟什么意思,却也实实在在的觉得韩信的事情并不能够完全分清是公是私。
“于公,按他的个性,将来要是哪一天我不在了,这天下只怕再也没有他在意的,到时候他会变成什么模样,谁也不敢说。于私,我们相交这些年,一直坦诚相待,我希望他将来能过得好。能有一个喜欢的人,让他有所寄托,这难道不是很好吗?”刘邦说出他对韩信的所有担忧,想必在吕雉的心里也很清楚这些。
“再说了,这天下的男儿能比得上韩信的能有几个?我们家女儿能让韩信兄弟看上,这是她莫大的福分。”刘邦虽然觉得女儿没什么不好,可要是跟韩信比起来实在是差得远了。
吕雉毫不留情的往刘邦的手上一掐,刘邦痛得呲牙咧嘴,却无所畏惧的开口道:“这句话就算当着孩子的面,我也敢说。”
事实摆在眼前,要是连这点事实都无法接受,那就不是他女儿。
“反正我是听出来了,你对韩信是一千个一万个满意。”吕雉一看刘邦痛得呲牙都没改口,却是没有一丁点认同刘邦的意思。
“媳妇儿你就抛开那些偏见,老老实实的说,难道你就不满意?”刘邦还真是不相信吕雉对韩信能有多大的意见。别管是于公于私他都相信吕雉照样喜欢韩信成为他们的女婿。
吕雉没有否认,而是指出道:“你只说了韩信的优点,就没有提及韩信的缺点,在你看来韩信就没有一丁点的缺点?”
谁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韩信也一样。
一直没有松口的吕雉,就是因为看到了韩信的缺点,并不愿意轻易的将女儿托付给他。
刘邦绞尽脑汁的帮韩信说好话,被吕雉这样直接的指出,让他说说韩信的缺点时,刘邦真不能昧良心说没有。
“嫁一人不仅仅是看重一人的优点,更应该看他的缺点。韩信这些年从来没有把任何人真正的放在心上,在意过一个人。说他生性凉薄一点都不为过,就算他现在当真喜欢仪儿,这份喜欢能够保持多久,你我敢保证?”吕雉作为一个母亲,操心的更是孩子的未来。
虽然这辈子的韩信和上辈子比起来,好像真的有很多不一样,但也让吕雉看得更加分明,这是一个无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