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吕雉绝对会牢牢谨记,定然不会让自个犯下这样的错误。

“我会想方设法安排,绝不会让将士们饿着。”粮食,有刘季和吕雉三令五申粮草的重要性,几乎在吕雉和刘季手下的人都牢牢的记住这回事: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手下的将士饿得没办法打仗。

“不过,解一时燃眉之急,最重要的还是想方设法开荒引渠,就算今年因为粮草不足而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明年也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吕雉说来说去还是叮嘱手下的人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开荒修渠引水的大事,这可是关乎民生的根本。

能够撑过一年的饥饿,却不能一年复一年的让手中的战士或者是百姓饿着肚子。

秦国之所以会激起民愤,既是因为它灭了六国,六国的百姓对秦国有恨;也是因为天下百姓的日子过得不好。吃不饱穿不暖,也就更让他们心生怨恨。

再加上战事不休,家中劳作的人也没有,中不了田也就意味着明年的粮食也可能没有。

没有希望的未来最是让人崩溃,所以最后才逼得天下的农民百姓揭竿而起,誓要推翻大清。

“夫人放心,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注意开荒,修渠引水。”雷霆代为回答,这样的事是他们墨家拿手的事。既然这是吕雉和刘季,一直牢牢关注的事,他们更应该想方设法办好。

“事情交给你们,我们当然是放心的,只是叮嘱一番,也是希望你们无论在何时何地,绝对不能忘记这件重中之重的大事。”吕雉叮嘱一声,她可不是随口说说。毕竟她也是苦过的人,又经历过那样的奇遇,最是清楚如果想要天下太平,必须要让百姓吃饱穿暖。就算收成不好,但能够把百姓放在心中,一次又一次的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这份心意他们一定会感受得到。

“是。”吕雉和刘季多年来的形式风格,其实雷霆他们早就已经摸透了,现在看到吕雉就算打败了秦将也还能牢牢的记住初衷,也让他们心中的一丁点的担忧放下了。

“将捷报立刻传给沛公。”吕雉安排好内部的事,立刻让人给刘季传达好消息。有了这个消息,吕雉可以想象,刘季一定会卯足了劲,用最快的速度进入函谷关。:,,

第139章 第139章刘季的操心

其实刘季和吕雉做的是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夫妻两个都是关注民生的人。

刘季所到之处,几乎都和城中的百姓约法三章,也严禁手下的将士扰民。

甚至但凡他力所能及帮到百姓的事,他也会尽所能的让手中的将士为百姓分忧。

所以就算刘季现在还没有攻入函谷关,可他所到之处,深得百姓拥戴。

萧何姗姗来迟,得到城中百姓对刘季的好评,满意的点点头,心中的大石也都放下了一半。

等再见到和韩信站在一块的张良时,作为一个有识人之能的萧何,怎么会看不出来这一位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萧先生来了。”刘季正和一群百姓聚在一块说着话,看到萧何来了,高兴的招招手。张良和韩信本来跟在刘季的背后,听到叫唤声同时顺着刘季的眼神看了过去。

韩信和萧何那是老相识了,当然不会有隔阂。张良和萧何却是第一次见面,虽然都对各自闻名已久,第一次见到真人,亦是各自客气一番中。

“沛公。”萧何先向刘季见礼,刘季站起来走过去,将人扶起来,“都是自己人,这些虚礼就免了,我同你介绍介绍,这就是我之前和你提到过的张良张子房,现在是我们的军师。”

刘季帮韩王打下了韩国的都城,过程所得的韩国城池全都给倒韩王,要的也仅仅就是张良而已。就算刘季看在张良的面上,没有出言催促,韩王也不敢说话不算数,在刘季打算出兵函谷关之时,立刻将张良送了过来。

得到张良,刘季那叫一个高兴,从韩国都城出兵函谷关,绕是绕了点,谁让他有这么两位,一位领军作战,所向披靡;一个能掐会算,绝对的智囊。有他们出手,再有手下的兵马不畏生死冲锋陷阵,刘季也就安安分分的来到了函谷关前。

对于老朋友萧何,见到人刘季的第一反应是和他好好的分享分享此时此刻他的欢喜。

“张军师。”萧何既然是跟在刘季身边的老人,也不摆架子,作揖客气,张良也连忙还礼,“萧先生。”

“客气的话就不必说了。以后都是自己人,有需要帮忙的各自打招呼。看到萧先生,我就放心了,就算萧先生不来,我也打算请萧先生来一趟。好在夫人知我,先生也知我。”刘季其实也早就想把萧何弄过来,毕竟有很多事情身边的人要说最擅长的必须是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