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韩信不忘告诉刘季一件事,沛县的城墙在韩信看来已经足够让他守城。
听听这自信的口气,刘季是绝对不敢放出这样的话。但韩信从来不是无地放矢的人,若不是当真胸有成竹,又怎么敢如此自信。
“其实不需要特意让我们手下的兵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为我能带他们打胜仗,而且一直赢下去。”韩信虽然对刘季的做法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却又觉得有必要说一句。
刘季听着韩信的话,一下子看向韩信。“你我既是兄弟,有些话我便同你提个醒。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不能否认韩兄弟的确厉害,却不该因此轻视任何人。况且天下之大,不可能一直由韩兄弟你一人领兵,若是军士自视甚高,认为天下没有他们打不赢的兵马,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好事。”
骄傲就会自满,这句话不管在何时都适用。谦虚些,小心谨慎些,总无大错。
韩信一想也对,现在仅仅是守住一个沛县而已,韩信自认能够完全解决,可将来若是继续发展下去,他们会打下越来越多的城池。韩信只有一个,能够守住的地方不可能是整个天下,就只能不断的培养出更多厉害的将士。
将军重要,冲锋陷阵,拼在前头的士兵同样重要。
“一个人不可能把全天下的事都做完,我们应该早做准备,至少不能让我们陷入被动。”刘季小心谨慎并不避讳在韩信的面前承认。虽然对韩信来说其实没有必要,但也仔细想过刘季的问题,韩信的确不应该事事包揽,毕竟他只有一个人。
在大秦的兵马到来之前,墨家巨子也领人抵达了,好手笔啊,整整带了十个人。
这样一来,除了修渠引水之外又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打造武器。
之前居于深山,与世隔绝,就算想要打造兵器,没有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在刘季得到了整个沛县,萧何最是清楚铁从何而来。由萧何出面,铁的来源解决了,那就要准备武器,弓箭,刀,这些都是由朝廷严格把控的。
要知道各家之中除了铁锄菜刀,再也没有任何器物。朝廷之所以如此严密的管铁,就是为了预防底下的百姓造反。
刘季先前被逼无奈便只能让人准备木刀木枪。好在沛县有不少的兵器和刀剑,存铁也有不少,可以完全供应手中的兵马。
“铁矿我等也发现了不少,后续攻城略地之后,我们会派人前去开采,暂时沛县的铁足够用。”墨家的人管兵器,如何打造兵器是他们要操心的事。当然他们也给刘季带来了好消息,虽然沛县之中铁矿并不多,但在其他地方他们有所发现。
后面的事刘季是不想管的太多。大家分工明确,萧何管庶务,打造兵器,甚至修渠饮水,这些细节上的事都由萧何安排人细理。
忙忙碌碌,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后不出吕雉所料,大秦的兵马抵达在沛县不远之外,两万的兵马来袭,配置的都是上好的铠甲和刀剑。前去打听消息的人都被那黑压压的秦军吓得不轻。
刘季扫过一众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毕竟大秦的兵马能够灭六国精锐,像他们这些民间的兵马,从来没有真正的和人打过仗,交过手,突然要面对大秦的精锐之兵,他们能不能扛得住?
“等了许久终于还是来了。”刘季并不避讳的承认,一直以来都在等着大秦军队的抵达,想必在场的人都是同样的心思。
既然不负他们所望,兵马抵达,现在该考虑的是怎么样守住沛县,应对大秦两万兵马。
韩信一直都希望能有机会好好的打上一仗,终于不负他所望来了!
先前就算韩信表现出擅长调兵遣将,可是没有真正的打过一场胜仗,众人面对韩信的时候都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轻视。
在他们看来,一切或许都仅仅是韩信自夸,就算韩信练兵的时候看起来像模像样,也不代表真正打起仗来的时候韩信果真厉害。
“不必等他们来攻城,我想办法将人打退如何?”韩信第一个表现出想要打仗的态度。
“不着急不着急,你们知道我一直等着秦军到来,最大的原因为何?”刘季的确一直在等着秦军的到来,大家都知道,却一直不懂,为何刘季这样希望。
一众人都看一下刘季,最后还是赵旦开口道:“秦军来了,秦军的粮食也就来了。”
刘季早就打上行军粮草的主意,只是想要不远万里的跑去偷粮,太难了!倒不如等着秦军前来,与之而来的还有粮草。
“不错,就是粮草。”刘季眼中闪着亮光。粮啊粮,谁不喜欢粮食啊,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刘季岂会不懂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