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第 132 章 乔嘉嘉哪里看不出……

现在国家正在进行四三计划,简单来说就是要引进将近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可这些都是有前提的,需要好几年时间,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几年计划。

如果说省城这边也能享受到四三计划带来的好处,那么就算等几年也无所谓,但关键是,他们省城这边并不在计划范围之内,就拿化纤设备来说吧,目前的计划是花费四亿美元,引进四套化纤设备和两套化肥设备,总共就六套,全国上下那么多省,肯定是要有选择的建成投产。

谁不希望这样的好事轮到自己这边来?不少省长都在私下使劲,只是竞争实在太激烈了,而且这些技术设备投放到哪里,也是要综合考虑的,要实现最优配置,总而言之最后省城这边并没有获得那个殊荣,原本还以为就这样了,但没想到事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华侨愿意捐赠一套设备,而且还声明了就捐赠在他们省城这边,这样省城这边一整个领导班子如何不高兴?这可是几千万美元的技术设备啊!

从接机开始到外贸公司那边派专人过来和捐赠人带来的专业人员谈合作,一切就好像做梦一样,直到合同签订好的那一刻,大家才终于有了真实感。

而现在给人家安排房子,将人家原本的老宅还回去,办理居留证,这寥寥几件事比起那几千万美元,压根就不值一提,甚至这会儿省政府这边的一应大小领导恨不得这样的华侨再多来几个,要是不捐赠技术设备也行,能帮他们联系渠道也不错呀。

可惜这样的华侨还是属于少数,能一下子这样大手笔的,也基本都是和国家那边对接,少有跟他们省政府这边对接的,更别说直接指定捐赠设备到他们这儿了。

虽然从引进化纤设备到派工人去进行技术培训,再到场地建设,最后到建成投产至少需要五六年的功夫,但是最后的巨额产出值得这样的等待。

“陆先生前些年应该是和父母在我们华国这边居住一段时间的吧?还记得当时还是我陪同接待的,那时候陆先生还是小陆先生呢,您的父亲陆先生还在省城大学任教过,一眨眼就五六年过去了,陆先生您现在也是大变样,越发显得年轻有为了,不知道可否有兴趣在省城这边到处逛一逛游览一番?看看省城是否还是当年那时候的模样。”

这会儿说话的正是当时六几年的时候陆白青他们一家来到华国时,接待他们同时还帮着他们安排住处的那位政府人员,因为有着这么一番渊源,省政府那边的领导干脆就还把接下来安排住处以及陪同的事情都交给了这一位,都是熟悉的人,应该好说话一点。

陆白青淡淡地点头,并没有拒绝,他上次过来只能说是匆匆,匆匆地来了一趟,匆匆地见了人,又匆匆地离开了,而此时也终于有时间好好看一看离开了五六年的时间,省城到底变化了多少。

马上他就可以和妹妹再次见面了,自从六六年离开之后,总共六年的时间,也就只在去年见过一面,两人都没来得及好好说话,然后就不得不告别了,而这次他在这边可以待很久,不仅是嘉嘉这个妹妹,就连以南也可以过去见一面。

他在华国的居留证已经办好了,可以在这边住一年,居留证到期之后如果还留在这是可以继续续期的,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也就相当于是永久居留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