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广还想要说些什么来着,孙主任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去姜雪儿那边了。
他刚刚的夸奖,也就是敷衍,哪有空真关心每一个同志啊,主要还是看这边南城的下放情况如何,现在王英干的这么好,农场也这么好,大家的气氛都不错。
那就够了啊。
隔壁江城虽然动作也很大,可每个人都愁眉苦脸的,而且还导致了工厂停工,工资都要发不出来了,大多数都要吃不饱了,这是潜在的危害。
因为当一个人的最低需求都满足不了的时候,就会发生□的情况。
南城的气氛好,大家都是主动要求下放的,这就是不一样的,既能够满足上面的要求,又能够满足生产需求,怎么看怎么好啊。
孙主任觉得南城拿来做宣传点挺好的。
一路上,王英都在介绍。
主要提倡的,自然是就算要下放,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讲究文斗,而不是武斗。
距离运动开始,这是第三年了,很多城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显著的就是经济上的滞后,进入了十分缓慢的进度,甚至于是在倒退。
上面能不着急么。
自然是很着急的。
要不然也不会让孙主任到处看了,就是想要看看具体的情况如何,当然思想上,肯定还是要继续改造的。
但怎么样能在思想改造后,还能够增长经济,这就是比较难了。孙主任看了这么多城市,只在南城看到了希望。
姜雪儿早早的就等着了,手里拿了相机,要说这个相机还是有点用处的,上一回抓李安的时候,她就用相机拍了照,后来直接写文章揭露了这个情况。
自然让南城也是出了个名。
南城抓间谍也厉害啊,还发现了宝藏呢,更是有油田的出现。
等到孙主任几人一到,姜雪儿就开始做采访,开始拍照,反正是让孙主任笑得合不拢嘴。宋知婉提议,"孙主任,等会一起在这边食堂用餐吧,正好尝尝咱们这里种出来的粮食和菜。"“好好好,这我得尝尝啊。”孙主任立马点头。于是下面又安排下去。
农场这地方有点意思,孙主任去了食堂之后发现,这边米饭竟然能够供应,几乎每个人都能吃上一碗,实在不够的
,就吃点杂粮窝窝头,反正是能够吃饱的。
现在提温饱时代,还是有点遥远,大家粮食上是真的很紧缺。
孙主任看着眼前并非白色的米饭,夹了一口尝了尝,口感虽然不如普通的米饭,比较硬,但是倒没有咸味,比普通的要甜一点,就是太硬了。
他忍不住问:"这就是你们培育的海水稻?"
"是的,准确的说是被意外发现的,后期我们这边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养殖培育,现在一亩的产量可以达到一百五十公斤上下。"对于这些数据,宋知婉在这边待得久了,多少也是清楚的。
一百五十公斤,听起来好像不是很多,可要是跟别的数据比起来就不一样了,例如普通的水稻这类的产量,目前基本上的产量是在二百五十公斤到三百五十公斤之间,还得看是不是高产田。
这么一对比的话,在荒地上种出差不多有普通农田的一半多,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见孙主任微微蹙起眉头。
宋知婉知道他应该还是觉得产量低了,她继续道:“别看产量不够普通农田,可这里本身就是荒地,若是不种植的话,那就是彻底荒废的,而且海水稻还有很多的好处。"
听她这么说,孙主任有些感兴趣了,"你具体说说。"
这个还有什么好处?
宋知婉道:“海水稻的生育期低,晚种早熟,现在是这个产量,可未来如果能技术上去,一年下来,差不多可以收成三次,而且之后,几乎不需要施肥杀虫了,这些涨潮后的海水就能够帮忙完成了,除此之外,稻苗的生长速度也很猛,再生的能力也很强,生命力顽强,它是比普通水稻高的,所以不用担心会收成不了的情况。"
说句难听的,那就是没有普通水稻那么娇气。
它自己就能野蛮生长。
一般来说,收麦是一年两次,按照普通稻田亩产二百五十公斤来算,一年两次,那一年下来的亩产就是五百公斤,而海水稻一年下来三次收割,那就是四百五十公斤。
算起来也就跟普通稻田相差了五十公斤!
按照如今经济计划粮食定量,每个人是三十斤一个月,一年下来那就是三百六十斤,这个算的是成人,一亩地就差不多能养活两点五个成年人一年,这边有着上万
亩地,除去其他的一些地,至少有五千亩地是可以用来种植粮食的。
算下来,就是可以养活一万两千五百人。
这个数字还不惊喜么。
西郊这块地说起来大,其实并不大,这样的盐碱地,在华夏算起来,大概有十多亿亩,就算其中附和条件能够种植的只有一亿亩,按照这么下去,也能够养活上亿人了。
当然这个数据算起来,肯定是有水分的。
这是非常憧憬的一个现状,事实上这个产量能不能有三次,每一次是不是能达到一百五十公斤,或者说各方面外界因素之类的,都是不能确定的。
每一季度的收成,肯定是不同的。这是比较新的品种。还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王英和姜雪儿互看了一眼,这是宋知婉再给孙主任画大饼啊。
果不其然,孙主任听的都燃起来了,这要是真能种植这么多,那就能让国家实现温饱了啊,他激动的满脸通红。
"好好好,要是真的能这样,那你们西郊农场,可就真的办了件大好事了。"
宋知婉画完饼,又开始道:“我觉得呢,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王主任也一直都在这方面比较下功夫,那些思想改造的人,全都放到这里来,又能够帮助老百姓吃饱饭,又能够体会到国家的良苦用心,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对了,您再尝尝这个孙主任。"
孙主任现在是被宋知婉那画的大饼给惊艳住了,自然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听宋知婉说尝一道自己没吃过的菜,二话不说就吃了。
是凉菜。
还挺新鲜的,他有些好奇,"这是什么菜。"
"这个就是我们农场的第二个武器了,种植在盐碱地上,能够吃掉地里的盐分,绿化环境,炒菜吃,甚至还能够喂养牲畜。"宋知婉笑着介绍。
这是宋安清和各位大佬一起研究出来的。
前些日子,王英在宋安清给的名单下,大老远的要了不少大佬往这边下放。这天才就是天才,一段时间就把盐地碱蓬给研究出来了。孙主任果然对这个又感兴趣了。
宋知婉对着一顿忽悠,孙主任当即道:"这得批,一定要批,回头让王主任去批,她得支持你们的工作。"
既然
这能够当饲料养牲畜,当然要批下来了。宋知婉高兴了。
有肉吃了!
这个孙主任本来是想要来找南城的错误,想着要狠狠的批评一顿南城的,来了一趟农场就完全没这个心思了,基本上是宋知婉说什么就是什么。
一顿饭结束。
宋知婉就把牲畜给批下来了。
一点都不亏啊。
王英去送走了领导。
秦广莫名其妙的被人带着去做手续,等他搞清楚是要被下放的时候,已经完全来不及了。
他龇牙咧嘴,"你敢!"
农场办事人员,只觉得莫名其妙,也没给人好脸色。
“你要不签的话,就只能强行下放了。”
秦广:"..
他再想要找孙主任,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孙主任已经走了,而他则是要一直留在农场了。要解决这种小人,容易的很。
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
秦广要是去了江城,或许还能够混个一官半职的,可到了南城,那就只有下放的命。招待所里。
孙主任还在感慨,“现在的年轻女同志,还真是有点头脑,先带我去农场,看了那边的情景之后,我哪里还想着要批评,又跟我说产量,把我忽悠的什么都答应了,不过要是这边农场,真能办好,也算是咱们的业绩了。"
他是在跟叶浩林说话。
叶浩林想到了宋知婉,不由微微一笑,"的确有点意思。"“怎么,有兴趣了?”孙主任看了他一眼,有些惊讶。毕竟叶浩林难得在自己面前夸人。
叶浩林四十岁的年纪,当然结过婚,不过没过两年就离了,现在带着个儿子,是个黄金单身汉。哪怕离异,想要给他介绍对象的也不在话下。男人夸女人,就容易让人有这种想法。
叶浩林没有否认,只是道:"我是觉得这个农场,挺有意思的。"孙主任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是在笑叶浩林口是心非,还是什么的。他道:"不过你年纪也不小了,男人还是得有个女人在身边照顾。"这一趟下来,还是有点收获的。
叶浩林不置可否,摸了摸鼻子,打算睡觉了。送走了
这一行人之后。
农场这边就忙碌了起来,毕竟宋知婉画大饼了啊,这边的人下放的还是不够,还是得找人来种地,来养牲畜。
宋安清本来还想着,宋知婉能用什么样的办法,去搞到牲畜来养,没想到是用画大饼的方式,他不太赞同,还和宋知婉探讨了一番。
宋知婉完全不以为然,"所以这个事情是我来说,毕竟我是外行人,我不说的天花乱坠一些,上面怎么批下来,大哥你就放心吧,有时候做事情不能太实在,而且也不能让外人知道,咱们的真实情况。"
很多数据,含糊不清的。
但宋知婉也说了,那是计划之中,又没有说是现在就能达到。她说能够亩产一百五十公斤。那是一年下来啊。自己也没有说错。
科学呢肯定是在进步的,宋安清为首的一行大佬,本来就打算增进产值,只是这个产值什么时候增进,那就不一定了。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西郊越受上面的重视,往后就越能批款批物。对这里的大佬,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至少不会受欺辱,其他人想要动西郊,也得掂量掂量。这就叫做造势了。
宋安清是科研人员,他肯定是实事求是为主,可她宋知婉又不是,还不许她吹会儿牛皮么。见宋知婉歪理说的好像成了真理。
宋安清想反驳,都没有反驳的点,只好不再谈论了。这种无赖的思想,宋知婉其实是从周时誉那边学来的。
有句话怎么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宋知婉跟着周时誉久了,有时候做法也就没有那么一板一眼了,灵活运用一下语言的魅力。
反正先忽悠一顿子再说。
聊完了这些,宋安清有些一言难尽道:"你把秦广也给下放了?"
现在秦广很不配合,安排的工作完全不去做,整一个消极怠工,饭倒是吃的比谁都多。宋安清是个文人,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听到宋安清的话,宋知婉就懂了,"他不听话?""他说自己不是自愿的。"宋安清有些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