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港口已是人山人海,码头上停着数也数不清的船只,船头和岸边通常只搭着几块简易木板供人通行。

挑夫们或是扛着扁担来回运货,又或是索性将一袋袋货物扛在肩头背上。他们深深弯着腰,咬紧牙关,在管事们不耐的怒喝中一步一步艰难行走,直到将货物运送到制定的位置。

挑夫们的队伍足有几十米长。

他们大多穿着破旧的麻布衣服,甚至有一部分人连麻布衣服都没穿,赤/裸着黝黑的上半身,任凭灼烈的阳光炙烤着身躯。

与他们相反的则是管事们。

管事们趾高气昂地斥责着挑夫,等穿着缎料衣裳的算账师傅、异国商人乃至商户家眷过来时,他们面上的笑容突变,变得讨好且谄媚,哈腰点头着连连应是,然后又板着脸怒骂催促起那些挑夫。

胤祚胖乎乎的小手攥紧帘子。

随着马车前进,那一番景象很快被甩在后头。

马车不疾不徐地驶出民用港口。

在民用和军用港口之间,是一个小小的集市。

这里搭着十来座木棚子,棚子下都有高声叫卖的小贩:“肉馅满满的大肉包子,两文钱一个!”

“来碗馄饨不?一碗三文钱!”

“小哥,来碗拌面吧?两文钱就能吃饱!”

“又香又糯的玉蜀黍,三个只要一文钱!”

层出不穷的叫卖声,听得胤祚一愣一愣。

不过他眼尖的发现,即便叫卖的价格在胤祚眼里已是低廉到让人瞠目结舌,围在铺前的青壮年也没有动心。他们往往要左挑右选,犹豫再三,才有人掏钱购买。

这些购买的人也仅仅是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