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日晌午前,徐志带着罗小弟回到罗家村。
快到罗友良家院门口的时候,徐志将手里提着的猪肉、面、干香菇、醋递给罗小弟:“就送你到这儿了。”
“徐志大哥,在我家吃晌午吧。”
徐志摇摇头:“不吃。”
小孩子家不懂,但徐志明白,定亲的男女在婚前不见面是古礼,在外面可以不讲究这些老规矩,在长辈面前要慎重。
罗小弟听话的回家了,不过只过了片刻工夫又追了出来,追上徐志喊道:“俺爹喊你去吃饭。”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生怕徐志脚程快走远了他追不上人,幸好徐志只是刚走出村口:“爹听说你送我到了家门口,还骂我怎么不请你进来,差点没踹我。”
“你姐呢?”徐志摸着罗小弟的头问。
“在家缝衣裳。”罗小弟拉着徐志的胳膊往家走,一边走一边和大英雄告密:“俺爹说好长一阵子没和你喝酒了,今天一定要把你喝趴下,徐志大哥你一定要小心。”
把爹卖了亲近姐夫,徐志拍拍罗小弟的肩,没白疼这小舅子。
“割了肉,买了面,打了醋,人怎么不到家来?我这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了?”徐志刚进门,罗友良就端着烟杆黑着脸走过来,直愣愣的甩了句话。
要换个脾气性子弱的,比如许秀才之人,定会被罗友良这幅样子吓得不敢吭声,要是换个小肚鸡肠的,比如刘安,会背地里生罗友良的气,只有徐志这样性子稳,气场强又豁达的才接得上罗老二的话,因为他知道老泰山的脾气,只是说话不好听,并非针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