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云琇又起了个大早,给三人烙了六个饼子带在路上吃。
李寸心三人,一人腰上挂着两只长竹筒,一筒清水,一筒炒面粉,李寸心和文宓一人拿了把镰刀。
三人骑着毛驴,啃着烙饼,往南找苎麻去了。
李寸心身边还跟着老三,李寸心撕了一半饼往下一扔,老三往前一跳跃咬在了嘴里。
文宓稀奇道:“这狼越来越像狗了。”这样温驯听话。
走在前头的太史桓听了,手脚开始发疼,嘀咕道:“可比狗狠多了……”
三人吃完了烙饼,一夹驴肚子,让毛驴小跑了起来,苗炳用麦秆编织了三个简易的马鞍,虽然能用,但并不十分牢靠,所以三人没敢跑太快,可即便如此这也比步行快了两倍三倍不止。
三人赶路到正午的时候,太史桓便犹豫着停了下来,近处的路他经常活动,所以熟悉,等到走远了,景色陌生起来,他找路便不那么容易了,模糊的记忆让他感到哪边的路都很熟悉。
这也怪不得他,一条路,正着走的景象和反着走的景象差别太大。
要不是因为这条路上没有那许多密集的高大树木遮挡视线,一路上的环境是野草灌木和树木交杂,又有土坡土沟巨石和池塘这些能做为标志物,而且太史桓三人当初赶一段路会在一个地方歇脚,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熟悉,只怕现在,太史桓连个大致的方向都得迷失了。
太史桓心里算着路程,觉得差不多到了,可具体回忆这周围的环境,又感觉有点似是而非,他心里清楚,即便是原路找回来,也不可能准确的回到当时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