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岐选拔官员有两条路,科举,推举。
若确实有才干,品性好,即便不能参加文武科举,地方官员也可以向朝中举荐。
贺太师:“这倒是你冤枉他们了,我叫吏部问过,说是隆兴郡守曾要求观阳县令举荐他,但他不想当官,拒绝了。”
范孝:“……”
贺太师:“承业说西北最大的困境是军户与蛮人积怨难消,虎贲军疲于看管蛮族,冲突连年增多,迁去的军户也逐年在往南缩,苏岭中有心无力,他曾越权劝苏岭中学北境通商,可苏岭中不得要领收效甚微,再拖迟早会出问题。”
他拍拍范孝,“北境曾经有过同样的问题,但不知不觉间已经化解了,我们需要这样的人,你要帮我劝劝陛下。”
范孝苦笑。
为了要走一个商人,为了一个可能性,要把弘安帝挑了三届才挑出来的一个栋梁之材搭到定北郡去。
范孝:“陛下不会同意的。”
贺太师也苦笑,“我知。”
先不说弘安帝高傲的自尊心,他们怎么说服他,西北大大小小官员绑到一起不如一个小商人。
即便说服了,以弘安帝的性格,知道了这事,要么让卢栩自己去,要么让他们再找一个官商。
可大岐有过与蛮人打交道经验的商人才几个?
敢冒险去的多是些小贩,趋利避害,做买卖还行,化解西北症结怕也难有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