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反而失了那份纯真。

“质疑学说,这是大逆不道吧?”姜烟小声问,表情都有点绷不住。

她一直以为张衡看起来很老实,是很典型的从小浸润在儒家思想教育下长大的人。

张衡一点也不把这当回事。

两手摊开,无所畏惧的对姜烟说:“这话,如今只有你知我知,兴许未来会因为姑娘的作品有更多知晓。可如今那些人都不知道,我有什么好怕的?更何况,难道圣人就一尘不染,圣人就无所不知吗?”

“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张衡双手背在身后,透出独属于他的锐气:“经学固然有用,却非我所求之道。天地广阔,我何必拘泥在一种学问里不可自拔?”1

他并非从一开始就在研究那些东西的。

在这之前,张衡的确是个非常典型的儒学弟子。

毕竟,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再到西汉末年儒家学说和学者们逐渐在朝堂上也占据一席之地,儒学的地位便逐渐上升。

然而各朝各代总有不同。

比如说,在往后的朝代里,儒学侧重点都会不同,尤其是出现了科举之后。

如清朝做八股文。

那么东汉时期最受追捧的便是经学。

经学又与图谶之说被牵扯到一起,深受朝堂认可,以至于如今的学者们趋之若鹜。

“经学。”姜烟倒是在班家三兄妹的幻境里见过。

经学在两汉时期的学者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是只要读书人,都要钻研经学。

粗暴一点解释,就是将先人作品中的一条思想或者一个词汇,取出后做文章解释,阐述其中意义,还会添加上自己的政治思想,也是往后一千多年儒家学说的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