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旨意发出去没几天,徐璎半夜醒来,觉得不妥当,又叫孙婉芸拟宽赦诏书,取消株连九族,只斩杀参与谋逆的人,其余人等全都打包去亟墨及周边国家种棉花。

众臣得知,纷纷露出果然是这样的神情,帝王权术,无非就是那几样,先发雷霆之怒,再施雨露之恩,他们混迹官场几十年,如果连这点都参不透,也不用做官了。

不过此次牵涉之人众多,尤其长安附近的世家望族,卷入其中,大半熟知的姓氏都没了,若说徐璎处罚的人太多,但他们支持逆贼,流放已经是宽仁,无非远一点,能留下性命就不错了。

郑家的矿山收了回来,还缴获大量兵器,质量很好,并且何崇光报告,锦州还发现两台铁铸磨床,疑似用此磨床打造兵器,所以兵器做工大多都很精细。

徐璎不太懂这些东西,依何崇光的意思,似乎是拿来提高铁器精准度的东西,挥笔让何崇光把磨床带回来,给科技院看看,能不能派上用场。

处理完叛乱的事情,徐璎终于挤出时间叫来徐琅,召见章余、刘绪和荟萃阁众人,趁着大家还没睡,徐璎点起蜡烛,向大家交代:“过几日我要出去微服私访,检查水利,我不在时淮阳代我监国,朝中一切事务都交由她处理,你们不得怠慢。”

众人原本的困意驱散,不过平时就是徐琅帮忙,徐璎不在,又没有储君,由徐琅监国是合理的,众人闻言只在心中微微惊异,很快就接受了,并暗自感叹道:“大家真是忧国忧民,亲自前去暗访。”

刘绪则是在沉思,为何这次秘密召见也叫了他,按理说没他的份……

说完这件事,徐璎见大家都没有什么反应,平静接受,准备了一大筐的解释没有用武之地,略微感到迷惑,连刘绪都没说什么。

“冬闱试卷我也出好了,已经封锁了太平巷,命他们抄写,可以确保冬闱顺利开考,考生的事情你们上点心,多检查,保证考生的居住和饮食不要出现问题。”

众人称是,没有别的事情,徐璎放他们回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