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心潮澎湃,章余激动地把重任接过来,郑重地说:“臣必不辱命。”

但当章余真正看到徐璎库房里垒起的几十箱银钱时,他着实吓了一大跳,陛下平日里总是哭穷,结果竟然是躬行节俭,攒钱用于百姓,章余由衷佩服。

章余忽然感觉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更重了,难怪陛下不找别人,只找他,这都是陛下省吃俭用才积攒下来的,一文钱都不可以浪费,要真正发到百姓手里。

皇帝喜食柑橘,官府大力收购,先解决第一批卖不出去的柑橘,等到有人嗅到这里面的商机,大肆收购,就可以大大缓解滞销的问题。

而参与进来的商人越来越多,供不应求,价格就会逐渐上涨,柑橘好卖价又高,第二年种植的柑橘也会随之增多,根据价格规律波动,加上官方控制,价格便可以逐渐回到正常的稳定状态。

章余一放出消息,在各地收购柑橘,原本无人问津的柑橘果然火热起来,商人四处收购柑橘。

而果农不怎么想搭理商贾们,等着陛下的人前来,有保障不说,如果自己种的柑橘能叫陛下吃到,那身价可就噌噌直涨,少不得蹭到个“贡橘”的名号。

商人一咬牙,翻倍购入当地全部柑橘,抬高柑橘价格,等朝廷的人过来时,柑橘价格飞涨,但章余也照单全收,商税重,商人卖得的钱有一大半会回到国库。

大家都热热闹闹地卖柑橘,只有一个地方气氛沉重,吴兴,春祭时徐璎贬下来个平州刺史黄徒途来此种柑橘树,何时把柑橘种好才能离开吴兴县。

看着满园绿色,黄徒途直叹气,恐怕他的后半生就搭进吴兴了。

在黄徒途唉声叹气时,他身后跑来一个小吏,小吏揩一把额头汗水,弯腰喘气,忙说:“明府,不好了,百姓聚在府衙门口闹起来了,都要来找您讨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