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系统转圈,不久以后, 显示出一排名字, “搜索完成。”

徐璎挨个看过去, 平康时期的将领大部分已经去世, 治平是徐珑年号,他的人都是后期发展的, 现在还没有冒头。

盯了良久, 徐璎看中一个名字,抬起头询问众人:“众卿以为杨通如何?”

这个名字如同响雷,在人群里炸开, 交头接耳, 蚊虫一般小声地嗡嗡议论。

刘绪神色微动,重新审视眼前的女帝,他迈出队列,“陛下, 杨通虽有才略, 但毕竟与齐王是舅甥,齐王谋反,大逆不道, 杨通牵涉其中, 陛下不可用此罪臣。”

“西戎兵临玉门关, 我朝却选不出应战之人, 这个时候还要在意谁反不反的, 何其可笑。”徐璎转向何崇光, 问道:“如果杨通协助,你可有把握拖住阿骨浑?”

何崇光怔了怔,僵硬地动一下脖子,抬手擦去额头汗水,“……这,或许可以。”

不得不说,杨通是一个很好的背锅人选,万一没守住,将责任都推到杨通身上,还不会得罪到不该得罪的人。

解决了何崇光的问题,轮到青王,青王沉吟半晌,最终点了头。

大半夜的把所有人叫来紧急敲定了大致人选,徐璎放人离开。

等人都走了,徐璎写具体安排,把牛鹏南加入其中,接着在监军的位置停下来思考,通常情况下监军由文官担任,徐璎想了想,锁定到张可前身上。

张可前是她选拔出来的人,如果军中有异动,他可以迅速把消息报告回来。

这一仗要速战速决,如果拖到深秋,西戎的牛马强壮起来就更加难以对付了。徐璎抽调一部分禁军给青王使用,再从其他地方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