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千屿自是不愿,“政策我们已经和内部人员打听过,这块地现在建厂没有问题,只要我们拿到建厂批文,后续建厂不是问题。”
宋知鸢摇头,“拿到批文是一回事,后续还有许多验收工作,政策一旦改变,任何一道环节都会异常困难,不是建厂就能建成。”
宋知鸢:“另外,你说的村民乐意,你做过调查吗?”
宋千屿眉头微皱,“能进宋氏工作,他们自然乐意。”
宋知鸢:“我做了调查,留在清江上游的村民,大多都是较为年迈的老人,这些老人更希望保留清江原始自然的山水,不希望清江沿岸向重工业化发展。”
宋知鸢说着,就让秘书给在场董事们分发村民们实名制填写的调查问卷结果。
宋知鸢:“另外,这里还有一份上游排污的造价,以及近些年环保政策逐年的收紧情况,我想在座各位应该都在关注环保问题,那么政策会继续收紧,我想这是默认的共识,那么在这里建厂并不是明智的决定。”
宋知鸢:“我们宋家所有系列产品全都主打绿色环保,我想不该在这件事情上乱了宋家的根基。”
宋千屿没想到宋知鸢这次竟然如此不给面子,一定要拒绝他的提议,忍不住反驳,“宋家现在只有两块地适合建厂,一块这里,一块城郊,城郊那里建厂更是代价巨大,水电不通,交通不便,不论是建厂还是招人都阻力重重,我们也要考虑投入产出比。”
宋知鸢继续说道,“第一,城郊的地价便宜,是清江的三分之一,地也更广,第二,政府有意在那里发展工业园区,政策扶持,未来的路会更好走。”
宋千屿摇头,“政策说要倾斜和扶持,已经说了十年,那里依旧是一片荒地。”
宋知鸢:“以前我们京市其他地方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如今,其他地方已经饱和,北郊这块地,如今是香饽饽,早点进驻,不但迎合了政策,也能争取更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