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西戎部落,哪怕草原雄主有雄图霸业之志,但却不懂教化民众。盖因西戎之气候、地利,不适宜耕种。百姓缺衣少食,部落间也常为争夺肥美的草地而起冲突,野蛮之地,自然难以繁华昌盛。这也是为何西戎人屡屡进犯中原的原因,试问中原沃土谁不想得呢?若西戎百姓能受到良好的教化,凭我草原悍勇之辈,铁蹄踏破中原,自无可阻挡。”
赵珩目露赞赏:“古厝将军着实聪慧。”
阿润思考着古厝的话,也隐隐明白了。他问赵珩:“若这是根由,依赵公子的意思,西戎是没有机会挺进中原的。虽然历代先祖都没有成功者,但却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未来的事儿谁也不能预料不是么?”
“当然,谁又能说草原上的雄鹰就飞不到中原呢。”赵珩点头。
“我承认赵公子说的很有道理,但那些摸不着边际的事儿却不是眼下要考虑的。我的朝臣们已被勾起了战意,赵公子若想凭空口白牙就断了西戎和杨氏的合作,朝臣们恐怕是不愿的。当然,比起杨氏,我更愿意继续和大周的结盟。如若大周肯将南平关划归西戎,西戎愿唯大周马首是瞻。”
赵珩轻笑一声:“大汗想要的太多了。”
阿润眉头皱起。
“南平关本就是西戎从我大周手里抢过去的,大周夺回来天经地义,岂有再归还的道理?何况西戎为大周臣属,阿润汗当着大周使者的面同杨氏暧昧不清,这很难让我们相信阿润汗的诚意。若我们将南平关给了西戎,杨氏又以阳门关为饵,钓大汗与之联手,大汗莫不是又要找我们来要阳门关?如此反复,大汗的为人也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老实啊。”
阿润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在其位谋其政,本汗非独断之人,总要听大臣的意见才是。”
古厝真诚道:“大汗能诚心纳谏,西戎百姓都十分爱戴大汗。”
阿润面露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