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

开吃没多久,桌上就脸不合心也不合,完全是话不投机的局面。

不是李乐意想闹情绪,依旧是那双父母和哥哥起的头,一打听到她投标了什么项目,过完年不再去村部上班,甚至贷款创业,登时触动了他们什么开关似的,不支持的声音如同连珠炮,一声叠一声。

他们认为村里的宣传什么发展不过是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那些人在画大饼,种地提高产量兴许靠谱,但这深山老林,除了本地居民谁也不来的地方,怎么发展旅游业?

他们不具备前瞻眼光,不信也不理解,认为李乐意放着安稳安稳工作不做,跑去借一大笔钱,图什么。

人们受时代局限,这一点可以理解,可不能故步自封把自己困死啊。

李乐意见过后世的盛况,是势在必行的。

他们不看好能怎么办,反正她不可能一辈子踏踏实实当打工人。

然而目光不在一个层面无法沟通,尽管李乐意解释比那次招标详尽,依旧得不到支持的声音,说着就又扯到钱,老传统了,怕到时候搞砸替她还钱。

这一点还不如老人家和小孩。至少潘六妹相信李乐意有经济头脑,做事大胆踏实,李莲弟无条件支持她。

连极少发表意见的梁丽玉也觉得应该放手去试。

父母和李安康坚决不同意。

人说到这份上,饭能吃得愉快吗,白瞎了一桌子好意头菜,李乐意直接下头,匆匆应付不欢而散。

幸好她来之前没抱什么希望,面对这个结果,倒不觉得失望。

唯一的好处,大概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往后和这家人是真的调和不了了,彻底打消找他们担保、找他们帮忙的念头。

以后做什么尽管自己放开做,用不着顾及,自然了,荣辱也与他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