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什么去,安心在屋里读夫子教你的东西。”男人笑着说道,“夫子近来教了你们什么?”
“夫子说,皇上求贤若渴,希望我们能用功读书,以后成为对大清有用的人。”小少年头头是道的说道,晃着小脑袋读着胤禛写下的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而男人也磨好了刀,起身拍了拍少年的头,“那便用功读书,等过了年新学堂修好了,爹就把你送进去。”
“谢谢爹!”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大清的各个地方,没有疑问的是,胤禛这一项举动直接为未来几十年大清的官员储备打下了极好的基础,此后大清得益于此项政策,百年间涌现出了数十位惊艳卓绝的名臣。
圆明园,康熙看完军机处拟定的人才补贴策略,唤来了一旁的阿福和弘易,“来,你们两个逐字逐句的读一读,而后告诉朕为何要如此做。”
之后康熙便悠悠的看着认真阅读的阿福和弘易,笑着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老四每件事情的行事都是极有章法的,对每一个时机的把握都到了令自己都觉得震惊的地步,并且做事谋定而后动,这才是最难得的君王之才。
先是布局福建地区,做好的攻打倭国的准备,而后找准毓庆宫有喜的机会,直接一举将倭国攻下。
这次更是借着永衍的出生,将自己的求才之心昭告天下,这个时间点简直是妙极。
老四登基时减免了百姓两年的赋税,这个两年末的关头,百姓们手里或多或少都是有些银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