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卫,是朝廷派来调查盐商的官员。”李卫面对着床上虚弱至极的陆晔,声音都有些暗哑。
眼前的人分明才是应该高居榜首,一朝成名人尽知的人。
“李大人,学生陆晔。”陆晔有些艰难的说道,“多谢李大人将学生救出。”
“你你养好病后便莫要再牵扯进此事了。”李卫苦口婆心的说道。
“多谢大人关心,学生明白的。”陆晔面上笑着,李卫却觉得这笑比哭还难看。
之后的调查行进的每一步都极为困难,眼见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赫寿和李卫着急的嘴上都起了泡。
而令赫寿和李卫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两人查到了一丝痕迹正准备深查的时候,陆晔的一篇《檄左赵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江南的文人之间流传了起来。
流传速度之快无一不说明了江南文人对此次乡试之事的敢怒不敢言。
“学生愚钝,十年寒窗苦读,日日不敢懈怠,做文章求问于吾师,欲有朝一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学生愚钝,不知何故欺男霸女之人得以高居榜首?学生愚钝,不知此般科举所图何意?学生愚钝,不知天公见此可愿继续重抖擞?”
一篇《檄左赵文》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江南官员们都没有想象到的,陆晔三问成为了批判此次乡试最为知名的代表,而陆晔本人也在写完这篇檄文后突然失踪。
李卫察觉不妥给京中去信,却在迟迟没有收到胤禛的回复后心沉到了谷底,赫寿想给京中去折子也受到了各种明里暗里的阻挠,所有牵扯进这件事情的利益方都在心照不宣的阻挠着事情的发展,而没有牵扯进去的也不想惹火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