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轼有过多次治理水患的经验,只是没有系统的将这些经验归纳在一起,赶巧儿弘晖问及,朱轼便将自己能想到的法子都写了下来,歪打误撞的倒是解了康熙的燃眉之急。

康熙一扫之前的阴霾,望着弘晖笑吟吟的说道:“那若是让弘晖自己来想法子呢?”

弘晖见状思考了一会儿,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弘晖没有亲身经历过洪灾,也未亲眼见过洪灾带来的坏处,甚至对于农民是如何种地都只知皮毛,所以不敢妄言有何良方。”

“弘晖只是不想百姓受苦。”

康熙本以为弘晖会给自己一些稚嫩的答复,却不曾想弘晖竟是老老实实的将最真实的想法说给自己听,一时间有些心生感慨。

康熙放下弘晖,看着眼前站起来尚没有自己坐着高的孙子。胸怀宽广,不曾因为被马驹所伤而致其于死地,心系百姓,不曾因为生于皇室而高高在上,甚好,大善!

接着康熙又拿出了几份其他的折子,同弘晖有来有回的分析着。

一旁的梁九功心中早已泛起惊涛骇浪,皇上自己竟未曾察觉,当初太子殿下都未曾被这般抱在怀里手把手的教着看折子

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康熙只觉得过的飞快,结束后康熙思忖了一下,对弘晖说道:“今日之事,就当做是皇玛法与你之间的秘密,谁也不能说给其他人说可好?”

弘晖郑重的点点头,“君子一诺,千金不换。”

康熙哈哈大笑,直接带着弘晖一同前往永和宫。

另一边,四贝勒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