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赵学思在等自己回宫吃饭,贺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看到他放在旁边的蒸汽机图纸又觉得有点头晕:“你这都已经画好结构了?”
“只是一点设想而已。”
自从贺澄提到耐高温的材料可以用陶瓷以后赵学思去找了宫中的窑窖,特意定了一批特别厚的瓷器用于实验。虽然不知道这位东宫侍郎在折腾什么,宫中官窑却是很乐意帮他做这种事情。
忙点好啊,别想着造反,什么都好啊。
选择陶瓷也是因为陶瓷烧起来更简单,材料更好得到,工艺也用不着太惊喜。这种东西碎了也不用太心疼,重新再烧一批也没关系。经过几年的实验,贺澄就这么看着赵学思折腾出来了汽缸,蒸汽机的结构也开始逐渐变得规整时,心还是不由自主跳得更快了。
要是,要是把灿瑶内用的动力换成蒸汽机——
不,不行,灿瑶太大了,蒸汽机动力肯定不够。而且到时候用蒸汽机还得烧煤烧炭烧开水,灿瑶大多还是木质结构,高温作用下对于灿瑶的安全性还是太大的考验。
老老实实用风帆吧,在钢铁巨舰出来以前,她得忍住。
“用它来推动个水车肯定不是问题,只是这样一来,阿静的纺织厂……”
“暂时不会用的。”
甚至实验结果也只能有那么几个人知道,绝对不可以往外传。这种事情传出去就不是什么仙人神授,而是真的变成了妖孽,得喊打喊杀了。
好不容易从姑苏洗仓开始,不少人开始接收机器作业、乃至在农业、手工业方面也开始有了自发的研究行为,她不想斩断这小小的思潮。
“每一个东西,都需要有出现的时机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