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八次,三十次五十次……

时间长了以后,慢慢的,就能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因为,阎佩瑜小时候是皮得很,但他并非只知道闯祸。

或者说,他之所以闹出那些事来,基本都是事出有因的。

譬如,看到某家小公子欺负人家小姑娘,掀人家小姑娘的裙子,他冲上去就揍开了。诸如此类。

后来,他们学精了,一旦发生什么事先去问阎佩瑜。

问清楚因果后,抽丝剥茧,找到证据。

然后,跟对方据理力争!

十几二十年过去,不就练就神功了吗?

当然,阎佩瑜稍微长大一些,约摸十岁之后吧,慢慢的做事手法就成熟了。

他开始内敛,不再冲动开揍。

而是在背后算计,将对方阴得连告状的机会都没有!

话扯远了,回到眼前——

康王妃这番强势质问,让裴淑云气短。

本来身份上高低分野就很大了,更何况裴淑云历来不是这般强势的人。

她咬了咬牙,道:“替嫁的事,是王氏做的!”

“后来买凶要败坏世子妃的名声,也是王氏!”

“那一点春铺子开张日,彩月去闹事,那也是一时义愤。因为听说了王氏被逼自杀,她气不过。”

“不然,她怀着大皇子殿下的孩子,自个儿不知道轻重么?怎么可能出门?”

听到这里,应采澜很想举手表示:我知道答案!

为何要出门,那当然是要装作刚知道王氏是自己亲妈,得出去表示自己孝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