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武举是重头戏,这几日的铺垫,成效如何就全在明日了,陛下明日以背诵《道德经》为由,拖住沈太傅,直到武举结束,只要陛下办到了,明日陛下就能见到我特意为你准备的一份,独一无二的奖励。”
小兔子又在利用他。
但是,她说是独一无二的奖励,那么也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朕等着阿姐的奖励,阿姐若是骗朕。”
语调微顿,黑眸里翻涌着危险的波涛,“朕便一点一点的,将阿姐吞入腹中。”
这样,小兔子就是他的,永远也不会乱跑了。
武举不同于科举,大魏朝的武举每年举办一次,选拔出的武学人才,大多都会分派到边疆戍敌。
若是能立下战功,升官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文臣。
但因为沙场御敌九死一生,通常世家子弟是不会选择这条路。
若是科举走不通,世家子弟还能靠荫封谋个小官。
而寒门子弟则不同,从前他们大多还是愿意走科举。但自承德帝执政后,尤其是承德年间后期,皇帝沉溺酒色,朝堂由太后与奸臣把控。
科举更是被世家给垄断,寒门士子要想靠科举出人头地,几乎是难如登天。
因此,不少人都选择武举,赌上性命,成便光耀门楣,死便马革裹尸,别无选择。
也正是如此,所以每年报考武举者的人数非常多。
第一轮筛选,从上千的考生中,只选出最后胜出的二十人,最后才会有机会入宫进行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