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需要多少米?”不管任何时候,粮食都是最重要的,没有粮食,人就得饿死。简言知道他既然找上门,肯定是能想的办法都想了。

“这场寒灾持续的时间太久了,这两天看着雪小了,但也没有要停的迹象。估计还要再下最少两个月,每年下雪都是要到四五月份这个时候的。”

“整个镇上包括一些粮食受损的村庄家里存的米粮都几乎空了,粮仓现在每日按每家人头发半斤米,就需要二十担。今日我去粮仓看了,最多还能支撑十五天的样子,朝廷的消息还是没有下来。”

简言点头,沉默片刻,心中盘算了一下。

她的空间里现在土地已经扩大到有一亩地的大小了,一天可以产一千二百斤的水稻,她之前种过两次,本来打算开个米铺的,但因为实在太忙了一直没开,粮食还堆在仓库里。

按一担一百二十斤算,二十担就是两千四百斤。

“大人,粮食我可以想办法,但是您需要让大家节省着点用,能喝粥就不要吃米饭,现在没办法这么奢侈了。”简言也没想到他居然会按照每个人头半斤粮食发放。

“一人半斤只是勉强够填饱肚子而已,还要再减少的话,哪里够?”牧子风是特意算过这笔账的,成年男子一日一餐都要吃掉一斤的粮食,他怎么算都觉得不能再减了。

“每个人至少再减三分之一。”简言并不是在跟他商量:“大人是觉得吃不饱好,还是饿死的好呢?”

这句话问的牧子风哑口无言,吃不饱好歹有东西吃,可若是没有粮食那就只能饿死了。

“现在是特殊时期,大人不必觉得为难。你只需好好跟百姓们讲清楚,他们会理解的。况且现在大家都在家里什么也不干,消耗的能量少,需要补充的并不多。”

简言见他还是犹豫,直接丢下重磅:“大人,这么跟您说吧,目前我们都不知道这场寒灾什么时候会结束。快的话可能就这几日,慢的话可能要到四五月,眼下没有外援,我们只能靠自己。先减少每个人的口粮,剩下的,我会想办法。”

牧子风很好奇,上次那些药材的数量并不少,一时之间镇上附近都不会有,他都已经去问过的,当时是没办法了才来找简言。简言说她想办法,第二日便准备好了送去县衙,帮了他大忙,当时问那个送药材的人这些是哪里来的,他说是简言有先见之明提前就准备好放在他家里的,对此他半信半疑。

这次说要粮食,简言说她会去想办法。牧子风有预感,明日她定能备到不少粮食,只是这些东西,她究竟是怎么来的?

心中存了疑惑,不过牧子风并没有问出口。

他且回去,想等明日再找简言问清楚。

云舒的店里卖的是杂货,简言想让她帮忙,但这事该怎么开口呢?

送走了牧子风,简言就找云舒谈话。

“云舒,你能否帮我个忙?”跟云舒相处了这么久,简言对她的为人还是有一定了解并且信任的。

云舒不知道二姐要说什么,只是她的表情看起来有些凝重,让她心生不安:“二姐,要我帮什么忙?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她知道牧大人来过了,只是当时他们都在自己房里,没去客厅,并不知道牧大人跟二姐说了什么。

“是这样的,牧大人说粮仓里的米不够了,我这里正好有一批,但担心牧大人问起这些米的来历,这个我不能说,所以我想借你店里的名义送去县衙。”

“那这些米是怎么来的呢?”云舒也想知道,上次那批药材听说送去的很及时,救了不少人。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二姐是从哪里来的药材。家里也没有储存这些呀!

见二姐沉默,云舒就明白二姐说的不能说也包括了家里人,谁都不能告诉:“既然二姐不能说,那我就不问。这件事情包在我身上吧!我会告诉牧大人我原本是打算开多一个米铺,但是因为灾情的原因耽搁了,现在这些米放着也怕放坏了,所以拿出来应急。”

简言对她这个理由表示赞同:“脑瓜子真好用!这个借口不错!不过,你还得跟他说好,这些不是免费给他应急的,等灾情过去,他得还钱。按照之前市面的米价打折收一斤十文。谁也不可能自掏腰包做好事还不让人知道,我们得表现出我们势利的一面来。”

云舒点头,觉得二姐说的有道理。

第二日,简言还是找董文帮忙,让董文跟云舒一起去。

董文不会问东西的来历,而她大可说因为找不到人帮忙,所以找了相熟的董文帮忙送过去。

当牧子风看见董文跟云舒的时候,心头还是狠狠一震。